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大会动态 >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发现哪些优点可用于治疗疾病2021-05-24 15:02:39

 

 

间充质干细胞的发现

间充质干细胞(MSC)是干细胞家族的重要成员,来源于发育早期的中胚层,属于多能干细胞。
MSC最初在骨髓中发现,因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造血支持和促进干细胞植入、免疫调控和自我复制等特点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骨髓干细胞虽然是最早被使用的间充质干细胞,并且也被广泛的研究,但由于提取成本高,获取有创伤,提取数量少等原因,使用量也开始降低。
2006年,我国在脐带组织中分离出间充质干细胞,脐带在我国本属于医疗废弃物,然而随着医学和科技的进步,科学家们发现从脐带中分离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可对人体组织和器官有修复和再生的能力,而且没有医学伦理的困扰,所以受到科学家的青睐,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研究中。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优点

近年来,人们对脐带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对其寄予厚望,这种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不仅保持了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而且还具备如下优点:
脐带干细胞优势特点
脐带中的干/祖细胞更原始,有更强的增殖分化能力
可分化为各种类型的功能细胞,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不产生肿瘤
潜伏性病毒和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及传播率较低
采集对产妇及新生儿无任何危害损伤。易于保存和运输,伦理争议少
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使用时无需严格配型,适用于家族三代以内亲属
所有的新生儿脐带组织中都含有大量的干细胞,也就让采集变得可行易行,因此也有人称脐带中的间充质干细胞为“黄金资源”( “stem cell goldmine”)。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应用

脐带中分离培养出的间充质干细胞完成了从医疗废弃物到生物资源的华丽转身,一根脐带经过全程无异种血清的培养,得到近百份多能干细胞,进而为临床医生们提供了近百次诊疗、治愈疾病的机会。
基于以上这些特性在全球范围内,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已经开展了上千项临床研究,治疗的疾病多为现阶段多发性及疑难治疗的疾病,包括关节炎、中风、肝脏疾病、糖尿病、红斑狼疮、心血管疾病等。

截止2018年,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大部分临床研究进入Ⅰ期、Ⅱ期,少部分已进入Ⅲ期。以下是近年来文献可查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部分临床研究案例,涉及25种疾病43项研究,由此可见,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目前通过国家备案的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中,间充质干细胞占据了41项,脐带及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占据了26项,涉及脑中风、卵巢早衰、糖尿病、肝硬化、银屑病、膝骨关节炎、心梗、不孕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宫腔粘连、小儿脑瘫等多个系统的疾病。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VS新冠病毒

2020年2月,李兰娟院士在央视《新闻直播间》采访中多次提到将应用干细胞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她表示在浙江应用后非常有效,这次对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也将配合应用干细胞.

2020年3月,协和江南医院8例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接受“赋能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患者呼吸困难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2020年9月,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福生在第十三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上,公布了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Ⅱ期临床研究结果。他表示,干细胞对治疗新冠肺炎安全有效,病人住院早期及后期重症和危重症阶段均可接受这一疗法。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VS帕金森

2013年,广东省中医院9例帕金森病患接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后,虽然尚不能逆转疾病的进展,但治疗帕金森病疗效明显,显著改善了患者的运动症状,提高的生活质量,延缓病情发展。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VS肝硬化


近期,国内王福生院士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显著改善失代偿性肝硬化的肝功能及长期生存率。共有219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108名患者接受干细胞治疗,111名患者作为对照组。

结果显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减轻肝素的氨基转移,明显改善肝脏功能,并且干细胞治疗组的总体生存率高于对照组。这一研究给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硬化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了新的证据。

脐带一度被视作医疗废弃物抛弃。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知识的普及,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巨大医疗价值不断显现,无疑为更多患者带来新的医疗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