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干细胞衰老机制与抗衰老研究新进展2025-07-23 08:47:41

未来,随着AI算法的优化和干细胞技术的成熟,这一交叉领域有望在实现器官再生、个性化治疗和疾病根治等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科研与应用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人体干细胞数量随年龄增长显著减少。出生时干细胞约60亿个,50岁时仅剩3亿个,伴随增殖能力、分化潜能和免疫调节功能下降,导致组织修复能力减弱和慢性炎症积累。间充质干细胞的衰老表现为成骨分化能力降低、脂肪分化倾向增加,与骨质疏松、关节炎等退行性疾病密切相关。

中国科学院团队发现,长寿基因SIRT6在人类间充质干细胞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作为转录因子NRF2的辅助激活因子,通过协同其激活抗氧化基因(如HO-1),维持间充质干细胞的氧化还原稳态,有效对抗衰老过程所伴随的氧化应激,维持干细胞活力,延缓衰老。SIRT6缺失的MSCs表现出加速衰老特征,提示其在抗衰老中的核心作用。此外,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通过编辑端粒酶基因或抑制p53/p16等衰老相关基因,可恢复间充质干细胞功能。
 
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携带miRNA、生长因子等活性物质,通过旁分泌途径抑制炎症因子(如IL-6、TNF-α)并促进组织修复。即使间充质干细胞自身功能衰退,其外泌体仍具有显著治疗潜力,尤其在骨关节炎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中表现突出。干细胞在抗衰老等健康相关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老年衰弱与系统性衰老,临床试验显示,静脉输注间充质干细胞可改善老年衰弱患者的体能、降低炎症标志物(TNF-α),并提升生活质量。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延长大鼠寿命约22%,机制涉及免疫调节和慢性炎症缓解。总之,随着科学的发展,利用干细胞来抗衰老的研究不断兴起。
 
出自《干细胞与人类健康研究进展》 作者:潘杰,中山皓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