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干细胞来源肝脏类器官在MAFLD研究中的突破2025-08-11 08:42:41

随着技术的进步,研究者开始聚焦MAFLD的类器官建模。最新研究报道干细胞来源的肝脏类器官不仅表现出了与肝组织相似的形态学特征,还具有表达和分泌白蛋白以及分化为HLCs的功能。在此类器官培养基中添加FFA后还可观察到MAFLD的病理进程:脂质积聚,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和TG的表达升高。同时FFA刺激后还促进类器官表现出MASH特性,表达炎症相关因子如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一氧化氮以及纤维化相关指标如胶原蛋白和层黏连蛋白。这些突破性的发现为MAFLD临床治疗策略的制定及新药物靶点的鉴定开辟了新途径。

PSCs分化而来的HLCs在体外展现出显著的增殖潜力。Wang等构建的人类ESCs衍生可扩展肝脏类器官模型能够持续保持肝干细胞的双向分化潜能,既能分化成为功能性的肝细胞,也能分化为胆管细胞。Lam等用hESCs和hiPSCs诱导产生肝母细胞球形成诱导形成肝脏类器官,这些肝脏类器官的中心由表达白蛋白的肝细胞构成,而外围则被表达细胞角蛋白7的胆管细胞所环绕,因此同时具备肝细胞的白蛋白分泌和代谢解毒功能以及胆管细胞的胆汁转运功能。
 
在此基础上,采用200mmol/LOA和500mmol/LPA混合物诱导刺激肝脏类器官,以模拟FFA对肝脏的影响。结果发现,这些经过处理的肝脏类器官更易于形成脂肪滴,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脂质累积的细胞比例和TG总量均有所上升。通过RNA测序分析,他们观察到这些由ESCs衍生的肝脏类器官在基因表达模式上与健康肝脏组织相似。当这些类器官暴露于FFA以模拟MAFLD时,其基因表达模式与MAFLD患者的肝脏组织相似,且FFA-肝脏类器官的基因表达变化与MASH患者肝脏组织的变化一致。
 
出自《非酒精性脂肪肝体外模型构建及药物筛选》作者赫明达,张茜,高俊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