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鹿茸的生物学特性与周期性生长规律2025-09-24 08:45:47

鹿科动物马鹿或梅花鹿的雄鹿还未骨质化带有茸毛的幼角被称作鹿茸,民间根据鹿的种类将其称为“马鹿茸“或“花鹿茸“。春季,雄鹿的角柄开始“苏醒“,发起鹿茸的再生;夏季,再生的鹿茸进行分枝;秋季,鹿茸的皮肤开始脱落,茸体骨质化,鹿茸变成鹿角;冬季,角柄进入“沉睡“,等到来年春天鹿角自动脱落,角柄“苏醒“,再一次重复上述鹿茸的再生过程。在鹿茸周期性更替的过程中有两个明显阶段,一个是有茸皮覆盖的鹿茸生长阶段称为“鹿茸“,另一个是在茸皮脱落后成为完全的骨角,标志着鹿茸成熟的阶段称为“鹿角“。
 
鹿茸中的主要成分为软骨,在鹿茸生长时期,鹿茸干细胞不断增殖分化成软骨并分泌聚集蛋白聚糖和二型胶原在内的多种软骨基质蛋白,已经成熟的软骨细胞不断肥大分化,持续释放基质金属蛋白酶类物质,这类物质会将软骨基质钙化,鹿茸骨化变为鹿角。鹿茸生长最重要的软骨组织中富含大量的血管组织网络,与其他正常的软骨组织存在明显不同。
 
鹿茸生长和软骨形成以每天1-2厘米的速度发生,鹿茸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其可能通过TNF信号通路、癌症中的蛋白多糖、调控干细胞多能性的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癌症相关通路、破骨细胞分化、alcoholism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mTOR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在关节炎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鹿茸治疗关节炎的机制还未被阐明,深入挖掘鹿茸治疗关节炎的机制尤为重要。血管也以同样的速度生长,这与鹿茸可以持续生长以及损伤修复并再生存在必然联系。
 
出自《鹿茸治疗关节炎的研究进展》作者张俣,颜辛芮,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