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多肽在关节炎治疗中的生物活性研究2025-09-24 08:55:03
现有使用较为广泛的生物模型为哺乳动物的胚胎,但胚胎的软骨组织结构分界模糊且间隔较窄,不能准确将组织分离,且常用胚胎长骨的生长板为研究对象,取材局限。因此,当下迫切需要找到一种理想的修复软骨模型。与胚胎生物模型相比,鹿茸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鹿茸生长顶端存在着处于不同分化阶段的软骨,一般纵向由外向内分为皮肤层、间充质层、前成软骨层、过渡层和软骨层,分界明显,便于分离。其次,鹿茸为周期性再生器官,获取容易、来源稳定。最后,维持鹿茸生长的关键是ASCs。ASCs不断增殖并分化为前成软骨细胞,然后进一步分化成为软骨细胞。这个过程涉及软骨细胞的分化、增殖以及软骨基质的合成和沉积。此外,鹿茸的软骨组织内分布着大量的血管,这些血管可以供给软骨细胞营养,促进其增殖分化,不会因凋亡坏死的软骨细胞抑制鹿茸生长。因此,研究鹿茸软骨以及软骨内血管网的形成机制,是治疗软骨损伤的新途径。综上,鹿茸成为软骨损伤修复的理想模型。
鹿茸被誉为“中药三宝“之一,具有强筋健骨的功效。近年来,鹿茸多肽、鹿茸干细胞被证实具有改善软骨细胞内、外炎性环境,降低部分炎症因子的表达,抑制软骨细胞凋亡等作用。鹿茸多肽是从鹿茸中分离提取的多肽类活性物质。鹿茸多肽具有促进软骨细胞增殖的作用,并能改善兔关节炎模型中的软骨细胞的表型特性,并具有一定的抗损伤作用。鹿茸多肽可以促进软骨基质中糖胺多糖和Ⅱ型胶原表达,延缓膝骨性关节炎过程中关节软骨的退变。经鹿茸多肽处理的软骨细胞的金属蛋白酶分泌减少,且对IL-1β诱导的软骨终板细胞的凋亡途径发挥抑制作用。
出自《鹿茸治疗关节炎的研究进展》作者张俣,颜辛芮,李鑫。
上一篇: 不同类型关节炎的病理机制与治疗现状分析
下一篇: 鹿茸多肽在软骨细胞保护中的多重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