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联合干细胞治疗作用机制2021-08-31 08:48:35
目前中药联合干细胞治疗作用机制的研究多以细胞离体实验或动物实验为主。中药促进干细胞增殖,细胞移植后的细胞存活数量与治疗疗效密切相关,大量细胞学研究及动物实验研究发现,中药及其含药血清对干细胞增殖具有促进作用,提高细胞移植后的存活数量,提高治疗疗效。王艳春等观察独参汤颗粒剂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的影响,将不同的质量浓度独参汤颗粒剂干预BMSCs,于第1、7天MTT法检测其增殖情况,发现独参汤质量浓度为0.078 g/L时体外增殖最强。Chen 等研究发现通过筛选龟板提取物有效质量浓度范围为 0.01~3.00 mg/mL,能提高处于 S 期(增殖期)BMSCs 的比例 ,促进BMSCs 增殖,使 BMSCs 细胞增殖活性明显活跃。此外,研究发现,补肾类中药、丹参注射液、槲皮苷、柚皮苷等均具有促干细胞增殖作用。
中药促进移植后定向迁移
王倩等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构建脑缺血模型,造模成功后连续ig地黄饮子药液(14.5 g/kg)7 d,对照组不手术,ig生理盐水,处死后分别获得地黄饮子含药血清和正常血清用于体外培养 NSCs,结果显示治疗组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迁移数及迁移率均较对照组高,提示地黄饮子能明显促进NSCs迁移。
中药诱导干细胞定向分化
郭占鹏等给予大鼠补阳还五汤(3 g/kg)ig 3 d,末次给药后采尾血,获得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分别取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和正常血清培养基培养肌源性干细胞,结果显示,药物血清组中的细胞可见多边形改变类似神经样突起,而对照组细胞呈纺锤状,药物血清组中细胞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可促进肌源性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许静等证实了淫羊藿黄酮类主要成分朝藿定 A、朝藿定 B、朝藿定 C、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均具有促进 BMSCs向成骨方向分化的作用。此外,研究发现,丹参、黄芪及黄芪甲苷、人参皂苷、三七皂苷、川芎嗪、绞股蓝、雪莲花、地黄低聚糖、参附注射液等中药或其成分均具有诱导干细胞定向分化作用。
出自《中医药在细胞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作者程金莲,许亚梅,刘彩霞。
上一篇: 不同中药对干细胞治疗的促进作用
下一篇: 干细胞移植为多种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