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专利布局现状分析2022-02-28 09:31:54
2019年年末新冠肺炎的暴发对全球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蔓延全球的病毒戳破了发达国家医疗资源完善的“泡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人们的工作生活逐渐恢复正常。在这场“战役”中,生物医药产业变得更加惹人瞩目。2020 年作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重要节点,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对纲要的实施至关重要。此外,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实《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年度工作指引(2020)》中提出的继续推动表征高质量发展的知识产权核心指标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推进知识产权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如何将知识产权与产业经济相融合,推动生物医药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后疫情时代一个现实又重要的新命题。我国《专利法》1984年颁布以来,经过了四次修改。三十多年来,中国始终保持开放合作的态度,积极地融入国际市场的同时逐步完善自身,同国际先进的知识产权制度保持一致。之后,我国《专利法》于1992年进行了第一次修改,药品产品专利首次纳入了专利法的保护范围,并且药品专利的强制许可制度被进一步完善;2000年专利法修改后,开始允许医药产品的平行进口;同时2002年在我国入世后,药品试验数据开始受到行政法规的保护;2008年第三次修改中,我国专利法中增加了Bolar例外,并开始对遗传资源进行保护;如今,为了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正在积极地推进专利链接、数据保护、专利保护期补偿等制度。2020年修正后的《专利法》更是加强了对专利人的保护,更加激发生物医药产业的科研投入和专利申报的热情。
出自《后疫情时代生物医药产业专利布局现状分析与建议》作者李晓宇。
下一篇: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专利布局现状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