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AD研究的干细胞种类2022-04-11 08:58:22
根据AD协会的最新报告,目前全球大约有5000万痴呆症患者。预计到2050年,随着人口老龄化,这一数字将增至1.32亿人。据调查,AD病程通常3~20年,确诊后平均存活10年;在2020年全球前十大死亡原因中,老年痴呆症排在第五位。总之,AD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和医疗危机。当前,迫切需要有效的阻止、延缓甚至逆转AD的病理作用和治疗的新方法。目前没有FDA批准的降低Aβ水平的药物(多项药物实验均以失败而告终),而临床只用抑制胆碱酯酶分解的药物(例如多奈哌齐、利伐他明和加兰他明等)和兴奋性受体NMDA拮抗剂(美金刚胺)获准在临床使用。尽管少数药物对早期AD患者的短期使用可能有效,但长期使用产生严重的副作用不容忽视。到目前为止,FDA批准的药物几乎对中重度AD治疗无效。但是,临床治疗需求却在逐年增加。最近,干细胞替代疗法获得重视,这方面研究正在被广泛地开展着。本文对这方面工作进行了简要回顾,并探讨了干细胞治疗AD的发展方向。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它至少能够产生一种类型的、高度分化的子代细胞。根据其分化潜能,可分为全能、多能和单能干细胞。胚胎干细胞,例如受精卵就是全能干细胞,它能产生一个完整的生物体;间充质干细胞是多能干细胞,能够分化为多种组织细胞;肌肉干细胞则是单能干细胞,它只能分化为肌肉组织细胞。
胚胎干细胞1998年,胚胎干细胞首次从人囊胚的内层细胞分离出来。现在,ESCs的分化潜能接近90%,在体外可分化为特定的神经细胞类型,包括多巴胺能和胆碱能神经元。尽管已开展了ESCs治疗AD的临床前研究,但临床应用尚需要克服重重障碍,例如ESCs的致瘤性、表型不稳定、伦理限制等。2006年,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首次经重新编程从小鼠成纤维细胞获得。iPSCs能够分化为多种细胞,例如神经元、胶质细胞等,其分化潜能约为10~50%。临床应用iPSCs仍有很大障碍,例如形成畸胎瘤、供者自身的遗传缺陷和重编程效率低等。当前,iPSCs更多集中在AD模型研发应用上。
出自《应用干细胞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希望与挑战》作者吴景文 刘中民。
上一篇: 外源性NSCs对脑缺血的作用
下一篇: 干细胞移植治疗AD的希望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