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间充质干细胞可能具备对于肾脏疾病治疗的特殊作用2022-04-18 08:40:03

肾脏病是各种影响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异质性疾病的全称。研究发现,急性肾损伤在住院患者(入院前无终末期肾脏病病史)的发生率为12.2%,其在重症医学科患者中的发生率甚至可超过 50%。两项将尿蛋白阳性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定义为慢性肾脏病的研究分别表明,美国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自1994-1998年的10.0%升至1999-2004年的13.1%,中国2007-2010年受调查的成人群体中,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为 10.8%。在世界范围内,无论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慢性肾脏病及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不断增加都将给国家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避免肾脏病致病因素、降低肾脏病患病率、延缓肾功能进展,是目前肾脏病学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间充质干细胞是多能干细胞的一种,由于其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分泌生物活性物质等多种潜能,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近年来,在尿液中发现了一类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特性的细胞,称为尿源干细胞,其提取方法无创,具有强大的自我增殖与多向分化潜能,因此受到了研究者们的青睐。由于尿源干细胞来源于泌尿系统,且多数研究者认为其来源于肾脏,因此,作为肾脏组织本身存在的间充质干细胞,可能具备对于肾脏疾病治疗的特殊作用。
 
细胞外囊泡是指从细胞膜上脱落或者由细胞分泌的双层膜结构的囊泡状小体,在细胞间信息传递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根据粒径大小、亚细胞来源、内容物以及表面标志物的不同,分为外泌体、微囊泡和凋亡小体。外泌体被靶细胞摄取,发挥影响细胞增殖 促进组织损伤愈合、抑制炎症反应等多种生物学功能。文章综述了尿源干细胞在泌尿系统应用的发展脉络,着眼于尿源干细胞及其外泌体在急性肾脏病、慢性肾脏病、糖尿病肾病、肾脏组织工程和类器官方面的研究内容,以期为肾脏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出自《尿源干细胞及其外泌体治疗肾脏病的作用》作者郭禹君,陆文君,杨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