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自体干细胞回输治疗可显著改善肝硬化2022-04-25 09:02:38

肝脏为人体最大的加工厂,担负着重要的消化、合成、代谢及内分泌调节功能。当发生急性损伤或部分切除后,可以发挥强大的再生能力,在短时间内完成功能和细胞数的恢复。但如果肝脏的慢性损伤持续,尤其是发展至肝纤维化、肝硬化阶段,肝脏再生能力被显著抑制,出现以肝功能减退为主的临床症候群,一旦出现肝功能衰竭,病情很难逆转。如何实现慢性肝病基础上的肝脏损伤修复和再生一直是慢性肝病治疗面临的主要问题。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在理论层面上,干细胞的高度自我更新能力使得干细胞可以成为一个源源不竭的细胞库,极大地克服肝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时肝细胞体外增殖能力有限的问题;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赋予了干细胞一定的可塑性,可分化为具有肝功能的肝细胞样细胞。在体外,将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肝细胞,可以解决生物人工肝种子细胞来源困难的问题。在体内,将干细胞经肝动静脉回输入肝脏局部,可分化为肝细胞,从一定程度上提高终末期肝病患者的肝脏功能,改善终末期肝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因此课题组围绕干细胞治疗慢性肝病尤其是肝硬化和肝衰竭等开展了系列基础和临床研究。
 
课题组于2005年建立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经肝动脉回输治疗终末期肝病新技术。即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将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骨髓源性干细胞动员至外周血,再分离、采集干细胞,之后经肝动脉回输至患者肝脏。首先通过旨在探讨G-CSF对干细胞疗效影响的40例随机对照研究:明确与单纯G-CSF动员相比,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显著升高了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缩短了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降低了患者的Child-Turcotte-Pugh评分。提示富集后的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经肝动脉回输入患者体内后,其对肝功能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动员组[2]。进一步通过近10年的长期随访临床研究明确了自体干细胞治疗肝硬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显示:自体干细胞移植可显著提升患者肝脏功能(合成能力——白蛋白、胆碱酯酶、凝血提高),降低终末期肝病模型及 CTP 评分。患者平均生存期由71个月延长为94个月,5年生存率由52.1%提高为71.2%。
 
出自《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现状》作者崔丽娜,韩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