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神经干细胞生物学特性2021-09-14 09:21:52
经干细胞的生理特性: ①分化为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三种主要的神经细胞,生成神经组织; ②具自我更新能力,维持稳定的细胞贮备; ③具多向分化潜能,通过不对称分裂产生除自身以外的其它细胞。病理状态下的神经干细胞: ①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 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外伤性脑损伤) ,SVZ 和SGZ 的神经干细胞的内源性再生反应被激活,神经干细胞增殖速度加快,并迁移至损伤和神经变性的区域,并转变为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神经胶质细胞; ②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SVZ 和 SGZ 的神经发生减弱,但具体信号调节通路还需进一步研究; ③自身免疫系统疾病( 如多发性硬化) ,在人类受试者和动物模型中 SVZ 的神经干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祖细胞增殖被激活及神经母细胞密度增大。目前多种细胞类型已被用于改善脑卒中之后的恢复,如胚胎干细胞、iPSC、NPSC,以及非神经元的成体干细胞,如间充质干细胞和骨髓单核细胞 。对于卒中患者,大多数临床试验使用成体干细胞,例如MSC、BM-MNC 和 NPSC。在 SCT 修复脑损伤中,移植的具体细胞类型对疗效有很大影响。
ESC、iPSC 和NPSC 都可以替代缺血区域中损伤的神经元,非神经元成体干细胞( 如 MSC 和 BM-MNC) 则是通过提供营养支持来增强自我修复系统,激活内源性神经发生,促进抗炎因子转化生长因子 β1 、白细胞介素 10 的分泌,减轻炎症反应,修复受损区域和维持神经功能。最新一项开放型单盲实验研究发现,大脑中动脉缺血性卒中啮齿动物模型中的临床前证据表明成年人牙髓干细胞疗法可改善神经行为功能。人类成人牙髓干细胞为改善缺血性卒中导致的残疾提供了令人兴奋的潜在治疗选择。
出自《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作者安阳方,汤永红。
上一篇: 成体大脑皮质神经干细胞的起源
下一篇: 神经干细胞移植动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