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骨密度与BMSCs迁徙率之间具有相关性2022-09-16 08:29:18
BMSCs向病灶区域的迁徙和聚集,是启动成骨分化的必要条件。划痕试验是一种用于研究细胞迁移和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实验室技术,通过半定量的方法来测定细胞迁徙率,从而反映细胞的迁徙能力强弱。影响BMSCs迁徙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趋化因子[基质衍生因子-1、CXC趋化因子受体4、细胞因子骨调素和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等化学因素,以及生理循环静水压、流体剪切应力、骨基质形变和脉冲电磁场等物理因素。影响BMSCs迁徙能力的因素,最终也会对BMSCs的成骨能力造成影响。本研究将患者BMSCs迁徙率与椎体骨密度进行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发现,患者骨密度与BMSCs迁徙率之间具有相关性。关于 BMSCs迁徙的研究逐渐成为了成骨机制研究的重点,但关于脊柱结核患者 BMSCs迁徙能力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中,脊柱结核患者BMSCs的迁徙能力低于对照组,此与脊柱结核患者骨密度降低、骨代谢紊乱的临床表现相符合。在脊柱结核感染的过程中,病灶中的结核分枝杆菌是否会影响 BMSCs迁徙能力的下降,从而造成脊柱结核患者成骨的减弱?
为验证此假设,研究将BCG和BMSCs共培养以模拟脊柱结核椎体病灶环境。共培养后的划痕试验表明,BCG的存在对BMSCs的迁徙能力影响并不明显,可能与BCG致病力不足有关,但在共培养的条件下仍然观察到脊柱结核患者BMSCs迁徙能力出现进一步下降的趋势,与Rahyussalim等在体外细胞试验中结核分枝杆菌不影响BMSCs的生长和分化的结论一致。因此,推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和结核病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宿主和环境因素,而结核分枝杆菌变异造成的影响较小。
出自《脊柱结核患者骨密度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徙研究》作者郭超峰,胡小江,李韬。
上一篇: BMSCs是成骨细胞的前体细胞
下一篇: 基因的多态性与脊柱结核的易感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