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BMSCs成骨分化相关类器官的应用2022-09-21 09:09:06

目前,针对BMSCs的类器官构建依然较少。BMSCs的3D培养主要应用于组织工程和植入材料的开发,如优化的丝素蛋白明胶支架、透明质酸水凝胶支架等在BMSCs的软骨分化中可以起到促进作用,为软骨原位修复提供更多可能。目前一些研究已经证实这些无机或有机材料制备的 3D支架可以通过自身的特性,如接近机体骨骼的矿物质百分比、组成、结构以及力学性能,提供适合BMSCs生长的理化特性,以促进BMSCs的增殖、分化,这也为类器官的构建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临床上,已有研究通过3D培养技术构建牙齿及颅面骨的类器官,使得移植物在受损的颅面组织上移植后,能促进牙槽骨再生和颌骨重建,这种类器官的移植最适合由创伤、疾病或出生缺陷引起的口腔骨、皮肤和牙龈严重缺损,并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较好的预后。而在其他如药物筛选和骨质疏松症疾病的基础研究等领域,3D培养更体现出优于2D细胞培养的特点。有研究通过3D培养构建牙周韧带间充质干细胞团块,讨论脂多糖对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成骨潜能的影响研究。
 
结果表明,相较于2D平面培养的3DPDLSCs,3D培养的PDLSCs团块更能抵抗LPS的作用,降低炎症反应的发生。此外,与2D塑料板上培养的MSCs相比,3D浮动培养的MSCs团块中环氧合酶2介导的PGE2产生显着增加,并且显著抑制了细胞的凋亡。目前,针对MSCs的3D培养构建肝脏类器官模型并进行药物筛选及移植的研究已被广泛开展,但对于BMSCs成骨分化类器官的研究,依然十分有限。
 
出自《3D细胞培养和类器官在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中的研究进展》作者周子墨,柳达,陈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