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间充质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的干预和治疗2022-09-30 09:03:27

非肌原性来源的细胞对肌肉再生同样有益,来自骨髓或脂肪组织的间充质基质细胞可以通过旁分泌信号或免疫调节来刺激再生。Maeda等给肌营养不良小鼠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小鼠中分离出的单个肌纤维与非移植小鼠的肌纤维相比,肌纤维分裂明显减少,说明移植显著改善了异常再生,且移植模型小鼠较非移植模型小鼠卫星细胞数量有明显增加,证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肌肉再生有促进作用。Wang等的实验中为老年雄性C57BL/6J小鼠移植人脐带沃顿胶间充质干细胞,之后通过对小鼠全身肌力、耐力、腓肠肌质量、肌肉横截面积及炎症因子等多方面比较,证实移植间充质干细胞后,机体内骨骼肌卫星细胞被激活,减少细胞凋亡的比例及骨骼肌慢性炎症的发生。

诱导iPSCs技术可以使成年体细胞重新编程,并使其随后向肌源性谱系发展,因而有学者尝试研究利用iPSCs诱导的肌原性祖细胞进行细胞移植进行相关疾病治疗的可能性。Pax3/Pax7在分化PSCs中的条件表达使肌源性祖细胞的再生能力增强,且实验证明体外生成的iPSCs(衍生的肌源性祖细胞)中具有类似于胚胎肌母细胞的分子特征。然而,与胎儿成肌细胞相比,移植后其表现出更好的肌纤维植入和种子卫星细胞生态位的能力,Pax3/pax7诱导的肌源性前体细胞iMPCs移植到成年肌肉环境后,其分子特征发生改变,功能成熟。
 
Rao等通过在从hPSCs分化的近轴中胚层细胞中瞬时过表达Pax7来获得诱导的iMPCs,且在优化的三维培养条件下,来自多个hPSC系的iMPCs可再生地形成功能骨骼肌组织,其中包含排列整齐的多核肌管,当移植到免疫缺陷小鼠的后肢肌肉时,骨骼肌组织逐渐血管化并维持功能。
 
出自《衰老个体骨骼肌卫星细胞的研究进展》作者陈昱圻,郭昌龙,袁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