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肠类器官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迅速发展2023-01-10 08:50:56

类器官技术是指采用三维培养条件将干细胞分裂分化形成在空间、结构上与来源器官组织、基因、结构和功能相似的微器官或微组织的过程,所形成的微器官或微组织称为类器官。近年来,类器官技术由于其形成的组织器官在细胞生长状态、生存空间及功能方面更接近体内细胞而受到诸多领域学者的关注。2013年,类器官技术被《Science》杂志列入“十大突破”技术;2017年被《Nature》杂志评选为年度最佳生物技术;2019年,《Nature》、《Cell》及《Science》杂志分别发表了类器官特刊,肯定了类器官技术在各领域的重要地位。肠类器官作为第一种从干细胞中培养而来的类器官在肠道疾病、药物筛选与评价、个体遗传与体极其相似,可进行监控和改造。肠类器官技术首先在生物医学领域迅速发展,目前,也逐渐应用到营养学领域。

在营养学研究上,体外模型可定性、定量地研究营养物质在肠道的吸收动力学、吸收机制、有效吸收部位及影响吸收的因素等,为某种营养物质的高效利用提供更科学的理论依据。目前国内外已广泛将动物模型应用于营养物质的吸收代谢研究,虽然动物模型可在一定程度反映人体营养物质的吸收代谢情况,但由于动物模型模拟肠道与人体肠道各部分因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存在差异性,其结果不一定适用于人体。肠道类器官的出现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途径。概述了肠类器官在重要营养素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矿物质等的消化吸收方面的研究现状,可为肠类器官在食品营养吸收、药物代谢及食品摄入安全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出自《肠类器官应用于营养素吸收的研究进展》作者彭雅萱,段盛林,杨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