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对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疗效对比2023-02-10 08:30:28
肖彩芝等对临床80例肿瘤患者进行疗效观察,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贴敷配合艾灸。对比2组白细胞、粒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和骨髓抑制分度情况,结果显示艾灸联合中药贴敷能有效减少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发生,减少临床化疗药物的使用,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张春英和吴忠芳临床采用隔姜灸联合重组人 G-CSF对比单纯西药探究艾灸对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疗效,临床结果显示采用艾灸联合西药治疗的患者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在治疗后得到显著提高,并且在治疗后明显优于单纯西药组。在近几年艾灸治疗骨髓抑制的文献中,无论是单纯灸疗、隔物灸还是艾灸联合其他疗法,施灸穴位的选择并没有出现很大差异。选穴以足三里、关元、大椎穴最为常见,其次是脾俞、肾俞、血海、膈俞、三阴交、气海等。有研究表明,艾灸对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中,关元和足三里被选择的频次最多,被作为配伍组合的次数也是最多的。从中不难发现,现代研究艾灸治疗骨髓抑制穴位的选择,都是以健脾益气、温阳补肾为主,以背俞穴、合穴、募穴为主。中医认为大椎穴乃诸阳之会,能温阳通脉;背俞穴既是阳经的穴位,也是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之穴,取之可温阳补气,温煦脏腑元气;足三里是胃经合穴,是健脾和胃、生化气血、通经活络的要穴,足三里穴乃人体保健要穴;取肝肾两经腧穴意在益精填髓,滋养精血,濡润脏腑,固本培元。也有研究对艾灸治疗骨髓抑制所选择的经穴进行分析,认为治疗骨髓抑制选择膀胱经、督脉上的腧穴以调气血,补脾肾,温阳气,使气盛而血生,血行而气畅,从而改善骨髓抑制的症状。
出自《艾灸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及其免疫调控研究进展》作者任华山,燕平,侯玉铎.
上一篇: 艾灸对晚期肝癌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下一篇: 艾灸防治骨髓抑制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