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骨质疏松症的病理过程与骨脂失衡密切相关2023-03-30 08:37:00

骨内膜细胞与造血干细胞之共同参与了血细胞的分化。成纤维样的骨内膜细胞,其具体功能仍在研究中,尚未提出明确的作用方向,但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发现骨内膜可分化为成骨细胞且可表达成骨标志物。而当上述细胞受到损伤或刺激时,都可以在短时间内向脂肪细胞转化,这为我们进一步思考骨髓微环境中骨骼与脂肪组织的关系及交互作用提供了明确的线索。

关于骨髓微环境中BMSC骨脂分化的相关研究早已获得人们的关注,但有关“骨脂平衡”的概念直到2018年才有学者提出,且到目前为止没有明确的定义。通过对近几年对临床和文献相关数据的分析,我们初步将该概念归纳为:骨髓微环境中,BMSC的骨脂分化功能往往表现为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这种维持骨骼及脂肪组织动态平衡的趋势称为骨脂平衡。而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髓内MAT随着骨量的减少而呈现明显增多的趋势,这种骨脂分化之间失去平衡的状态被称为骨脂失衡。
 
目前,对BMSC骨脂分化的调控研究已取得了初步进展。成骨分化过程中的Runx2和Osterix关键转录因子,再加上在成脂分化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的PPARγ和CEBP-α/β/γ转录因子已被研究人员所认识。相关研究还发现,骨质疏松症患者比健康妇女更容易患与脂质代谢受损有关的疾病,如高脂血症和脂肪肝,且肥胖的绝经后妇女比健康妇女更容易患与骨代谢有关的疾病,如肥胖常合并骨关节炎。此外,脂肪细胞可以分泌多种参与骨重塑过程的重要细胞因子,例如雌激素合成酶、脂肪素、瘦素和促炎症细胞因子等。目前多项相关研究均提出,骨质疏松症的病理过程与骨脂失衡密切相关,进一步探究维持骨脂平衡的机制有望为防治骨质疏松症寻找到新的药物靶点。
 
出自《骨质疏松视野下骨脂代谢相关调控网络的研究》作者王礼宁,朱弈桦,马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