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器官有可能为癌症患者创建个性化治疗2021-10-22 08:57:06
“类器官生物库”的创建为癌症患者个性化治疗提供了可能。生物库囊括了肿瘤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并能识别特定的药物-遗传学相互作用。虽然对癌症类器官进行的研究比正常组织少,但这项工作极具启发性,它表明癌症生物学研究中类器官的强大前景。与传统的二维细胞培养模型相比,肿瘤类器官模型更准确的反映预测的优势,甚至在个体患者中揭示异质性的能力,以及更容易的高通量筛查性质。目前,大多数癌症类器官模型仅限于腺癌,可用于鳞状细胞癌的机会少得多。然而,随着对癌症发展了解的不断扩大,并且确定了更多的癌症干细胞标记物,类器官可成为癌症患者个性化治疗的强有力研究工具。但是,类器官培养还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其中之一就是该模型中神经、血管及免疫细胞缺乏,这就使其不能完全表现出器官的全部特征,对于疾病过程的模拟也只能是部分重现。
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源自晚期癌症类器官通常比源自正常上皮的类器官生长的慢,这可能导致被正常上皮细胞污染的肿瘤类器官过度生长。这可能与失败的有丝分裂和分裂之后的细胞死亡有关。尽管有这些限制,可预测类器官强有力的自我组织特性,使其已成为研究癌症发展特别是在个性化癌症治疗方面重要的体外模型。
尤其是类器官和其他细胞(或微生物)等因素相结合后,将可能会引领人们进入一个更为复杂的阶段。从基础科学视野来看,以多能干细胞为基础的类器官将在发育生物学的研究中起关键作用,帮助研究者从本质上理解器官发生,并对该领域长期传统的研究方式进行了补充。同样,基于多能干细胞的类器官对了解干细胞维持和修复已建立组织的过程提供了基本思路。由于类器官培养生产的简便性及其与人体器官在健康和疾病方面的相似性,类器官对于转化研究在未来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并将加速应用于临床。
出自《类器官技术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作者高坚钧,秦伟,王浩。
上一篇: 前列腺肿瘤类器官的应用
下一篇: 乳腺癌类器官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