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类器官的主要类型2021-10-26 09:03:50
肝类器官主要类型包括以下:细胞类器官
由于缺乏有效的研究肝脏疾病的工具细胞,最初提出了将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的体外方案。但肝细胞样细胞仍不能满足实验需求,2013 年, Takebe等利用iPSC源性的肝细胞样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和人间充质干细胞在基质胶涂层板上共培养,产生了类似人肝芽组织的3D聚合物,这是最初iPSC源性肝细胞类器官的雏形。同一时期,Huch等利用原代肝脏组织同样培养出肝细胞类器官。
胆管细胞类器官
胆管细胞类器官的产生过程与肝细胞类器官类似,且比肝细胞类器官更易于培养、稳定性更高。胆管细胞类器官的典型形态是单层上皮样细胞围成的含有内腔的囊样或管样结构,类似于体内胆管的结构形态,可表达特异性胆管标志物,具有胆管的相关功能。另外,将肝外胆管细胞类器官种植在空心圆柱形可降解支架上,还可获得生物胆管并试用于肝外胆管疾病的替代治疗。
肝-胆类器官
肝脏是一个多细胞组成的具有复杂功能的器官,单细胞类器官并不能完全概括肝脏功能。2017 年, Guan等首次利用iPSC实现了肝胆细胞共分化,产生了肝-胆类器官。2018年,Hu等利用原代肝组织培养出了具有小胆管结构的肝类器官。目前,尚无统一的肝-胆类器官培养方案,在不断改进与更新中,最近实现了从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出包含肝细胞、胆管细胞、星状细胞以及Kupffer细胞的多细胞性肝类器官。
包含多种细胞类型的肝类器官较最初的单细胞性肝类器官而言,更加接近肝脏的生理状态,结构更加稳定,功能亦更加成熟,具有诸如白蛋白分泌、药物代谢相关酶活性、糖原合成、低密度脂蛋白摄取等肝脏基本功能,还能够表达各极性膜面转运体。 多细胞肝类器官与单细胞肝类器官相比,可实现更贴近真实人类肝脏的代谢过程。另外,原代组织来源的肝类器官相较于多能干细胞来源的肝类器官,在长期培养过程中很少发生拷贝数变异或其他基因组结构变异,能够很好的反映并稳定维持取材个体的遗传特性,或许在类器官培养中会更具优势。
出自《肝类器官研究及应用进展》作者王利,丘倚灵,王建设。
上一篇: 肝类器官的培养过程
下一篇: 体外培养的人脑类器官一般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