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酶Q10诱导线粒体生物发生基因的表达2023-10-11 08:53:50
目前,靶向线粒体生物发生的药物较为受到研究者的青睐,包括多酚类、槲皮素、辅酶Q10等。多酚类物质可以作为诱导剂启动PGC⁃1α途径脱乙酰化促进线粒体生物发生。相较于其他的多酚类物质,白藜芦醇似乎有着更强的促线粒体发生效应。白藜芦醇可以触发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激活PGC⁃1α,动物实验证明了其对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保护作用。槲皮素可以激活牙周膜细胞的核因子E2相关因子2通路,减轻氧化应激,保护线粒体功能并缓解牙槽骨吸收。辅酶Q10可以诱导线粒体生物发生基因的表达、减轻牙龈乳杆菌脂多糖诱导的线粒体损害、稳定衰老过程中的线粒体功能,并可能激活核因子 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信号通路来维持大鼠牙槽骨的稳定。靶向线粒体质量控制的牙周治疗目前还处于实验阶段,但随着研究深入,其应用价值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不同于药物治疗,目前临床上对于牙周缺损组织的修复主要依赖于引导组织再生术。然而,GTR只是阻止了牙龈组织与根面的接触,并没有恢复受损的牙周膜细胞。
对于已有较大缺损的重度牙周炎患者,GTR并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修复效果。随着牙周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通过干细胞移植来促进牙周组织修复再生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相较而言,牙源性干细胞对牙周缺损的修复效果优于非牙源性干细胞,这使得移植PDLSCs或牙髓干细胞等成为牙周再生治疗的首选调控PDLSCs线粒体稳态,可以产生更为有效的牙周组织再生。除此之外,非牙源性干细胞,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其更易获取的优势,也被广泛用于牙周缺损治疗。BMSCs修复牙周缺损首先依赖的是其分化潜力,同时其产生的外泌体可以促进牙周膜细胞骨膜蛋白基因表达,招募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和成骨细胞以促进牙周修复再生。
出自《线粒体功能障碍在牙周炎发生、发展及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者刘旭芳,马雨轩,牛丽娜.
上一篇: 阻断线粒体对炎症小体的激活效应
下一篇: BMSCs线粒体功能障碍使线粒体自噬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