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的应用在骨骼修复与再生方面取得了诸多进展2023-12-26 08:48:14
唾液来源的外泌体既可作为口腔疾病如口腔癌的理想标志物,也用于参与调控损伤修复过程中的炎症反应,促进损伤部位的组织修复。精液内存在的外泌体中包含的与附睾体相关的蛋白质、前列腺体相关的蛋白质在精子成熟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水外泌体中相比对照组存在5种特异性蛋白质,因此腹水来源的外泌体中的蛋白质的鉴定为疾病的诊断和研究开辟新途径。在羊水外泌体中Let-7d-5p可能通过调节BACH1表达促进唐氏综合征胎儿大脑中的氧化应激。布鲁氏菌感染病人的汗液中外泌体比较唾液外泌体、尿液外泌体及血浆外泌体,其有5种共同的蛋白和896种独特的蛋白质,作为精神分裂症、老年痴呆症和外胚层发育不良的生物标记物。但以上体液来源的外泌体在畜禽骨骼发育与骨代谢方面目前还无过多研究。
近年来,外泌体的应用取得了诸多进展,尤其在骨骼修复与再生方面。外泌体凭借其来源广泛、稳定易保存,可以人为地改变其内容物的种类和数量,且无活细胞,因此可以避免因细胞过多增值而放大疗效或癌变,以及有可能避免如某些针对间充质干细胞的调控问题的出现,因此外泌体有代替如间充质干细胞等细胞发挥作用的趋势,携带miRNA或蛋白质等通过旁分泌介导某些信号通路,参与骨骼发育、抑制炎症反应、组织修复与再生等。综上,不同来源外泌体在治疗方面有颇多研究,如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在心脏、肺、脑、肝脏、皮肤、肾脏等多个方面均具有治疗效果。在骨骼方面不仅调节骨骼代谢,也参与骨重塑、骨骼疾病的发生与治疗以及在全身内环境、关节腔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
出自《不同来源外泌体对骨骼发育及骨骼疾病的影响》作者刘新新,周恩友,安智远.
上一篇: 外泌体miRNA是参与骨重建的重要因子
下一篇: NSCs具有分化为神经细胞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