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干细胞的趋电迁移特性2024-07-16 08:55:06

直流电场和脉冲电场在细胞迁移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继而干细胞的趋电性迁移也被进一步广泛研究,并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目前也与各种新兴电极材料相结合,不断提高干细胞迁移的效率,有望在组织修复、器官再生和疾病治疗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但干细胞治疗技术真正从理论走入临床应用仍有困难,不同物种来源干细胞的趋电性表现存在异同,且无法准确模拟体内环境进行实验,导致其在人体的安全性有待评估;以及细胞及动物实验所用设备距离临床治疗使用还有很长距离,这些都是未来研究者需重点关注的内容,以便加快干细胞技术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

已有大量文献对干细胞增殖、分化、迁移等特性进行了综述,鲜有将目光对准干细胞趋电迁移这一特性。该综述以电场为基点梳理了4类电场装置,以脂肪间充质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表皮干细胞、人胚胎干细胞以及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为出发点,着眼于其趋电性迁移的电场参数及深入机制,辅以细胞衰老、培养环境这2个影响因素,全面综合阐述了干细胞的趋电迁移特性,为干细胞治疗技术的开发应用提供更进一步的理论支持。
 
在干细胞趋电性的最新实验中使用了不同种类的新型电极,但由于其种类繁多、原理复杂,并且缺乏大量实验结果,待相关实验取得可靠结果后,在未来可以不同的电极特性为出发点进行综述。与此同时,关于更优的干细胞趋电迁移环境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对其机制的探讨不够深入,这也是学者们及生物培养设备设计者们未来可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出自《干细胞的趋电性迁移及机制》韩芳,舒晴,贾绍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