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中实现血管化2024-08-09 08:44:21

口腔黏膜恶性肿瘤及严重的口腔黏膜炎性疾病需手术治疗者,在局部病灶清除的同时导致口腔黏膜局部组织较大范围缺损,使口腔局部组织形态和功能形成缺陷。为尽可能恢复口腔缺损组织形态并改善功能,临床上多通过自体皮肤组织移植修复重建口腔黏膜组织形态和功能。然而,自体组织移植不仅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取材部位也面临着预后不良的问题;另外,由于口腔黏膜组织结构的特殊性,自体皮肤组织往往在恢复缺损组织形态的同时对口腔黏膜功能的恢复有着一定的限制,较厚的皮肤组织在修复口腔黏膜组织形态的同时难以恢复其功能,并且皮肤组织更容易形成纤维化,导致瘢痕形成。

为此,基于组织工程的口腔黏膜等效物应运而生。正常组织的再生必须建立在毛细血管网重建的基础之上,组织的新生也随血管的生长而生长,即组织需血管营养才能存活。研究表明,当组织工程化的组织或器官直径超过200-400µm时,其内部的细胞难以通过渗透作用获得营养和氧分的支持,如不能建立内在的血液循环将导致中心区域的细胞坏死。因此,成功构建组织工程化的组织或器官,关键是有血管长入构建的组织或器官中,形成可灌注的功能性血管网络以维持其正常的代谢,使得组织器官中的细胞有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以提高构建物的存活率并行使功能。
 
由此可见,在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中实现血管化,必然有利于构建口腔黏膜的生长和存活,即先构建出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固有层、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上皮层,最后再使毛细血管网长入固有层中实现血管化,从而构建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等效物。
 
出自《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等效物的血管化特征》作者:石丽娟,韦建,张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