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MS在刺激后产生相当持续的调节作用2024-09-12 08:43:02
脑电刺激包括侵入性脑刺激和非侵入性脑刺激两种,其中以非侵入性脑刺激为主,包括重复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单脉冲经颅磁刺激、经颅脑交流电刺激、非侵入性迷走神经刺激。先前多项研究表明,脑电刺激能改善AD临床症状,其中研究和应用最为广泛的是rTMS和 tDCS。经颅磁刺激分为rTMS和sTMS,rTMS因其能够在刺激后产生相当持续的调节作用,而广泛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rTMS装置主要由包裹于塑料中的高强度线圈组成,通过将线圈放置于患者头皮上方,产生变化的磁场脉冲作用于目标大脑区域产生电刺激,诱导神经细胞发生电位活动的改变从而发挥治疗效果。6~8月龄的3×Tg-AD小鼠进行25Hz rTMS治疗,为期21d,发现25HzrTMS治疗通过PI3K/Akt/GLT-1途径降低了Aβ水平,减轻了神经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增强突触功能,改善3×Tg-AD小鼠认知功能,而用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干预后,rTMS无治疗效果,提示25HzrTMS能减轻 3×Tg-AD小鼠神经炎症发生,具有多靶点治疗作用。
间歇性爆发磁刺激(是一种新兴高效的rTMS形式,6月龄APP/PS1小鼠进行50HziTBS治疗,为期30d,2个月后进行检测评估,发现iTBS治疗组小鼠的海马体和新皮质中Aβ斑块生成和沉积减少,神经胶质细胞活化水平和炎症因子水平降低,提示iTBS治疗或许能长期降低Aβ水平同时减少神经炎症的发生。另一项研究通过应用50HziTBS对三甲基锡诱导的2月龄认知障碍和神经炎症模型大鼠进行干预,发现iTBS干预通过 PI3K/Akt/mTOR途径减少三甲基锡诱导的攻击性行为和焦虑症状,改善认知障碍,减少了神经炎症和神经元死亡。
出自《不同干预手段改善神经炎症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中的效果分析》作者:单江晖,储超扬,陈是燏
上一篇: 运动干预可以提高抗神经炎症能力
下一篇: tDCS对改善AD患者认知水平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