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充质干细胞减弱脾淋巴细胞的毒活性2024-09-26 09:41:57
相关研究表明,诱导多能干细胞使得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室收缩功能得到大幅度改善,改善心功能。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小鼠和猪模型中,将诱导多能干细胞衍生的心肌细胞片移植到左心室表面已被证明可以改善心脏功能。MikiK等通过在F344/NJcl-rnu/rnu大鼠(裸鼠)中诱导心力衰竭,然后在梗死后2周将来自诱导多能干细胞的BM植入梗死区域,研究了来自诱导多能干细胞的BM在体内的治疗效果。
超声心动图分析显示,植入后4周,植入源自诱导多能干细胞的BM组的FS改善和LVDd降低,因此,改善了心脏收缩性能并减轻了左心室扩张,植入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表现也有所改善,植入后4周,与假手术组相比,BM组观察到Ees显著升高、Eed降低、dP/dtmax升高、dP/dtmin降低以及τ降低。因此,这些参数表明,来自诱导多能干细胞的BM改善了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性能。
对心力衰竭患者植入诱导多能干细胞后,患者心脏纤维化得以减弱。Masson的实验三色染色显示iPSC-BM植入部位的纤维化减少,前壁厚度增加。荧光显微镜显示,在胞质溶胶中表达 DsRed 的植入BM在心外膜植入部位存活。这些数据表明,来自诱导多能干细胞的BM还通过分泌血管生成因子和诱导受损心肌中的血管生成来诱导旁分泌或自分泌效应。
这些数据表明,来自诱导多能干细胞的BM可能通过直接影响收缩功能和诱导对血管生成蛋白的旁分泌作用来改善严重受损心肌的心脏性能,减弱纤维化。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进行保护。MAGGINI等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减弱脾淋巴细胞的毒活性,抑制核因子κB,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和IL-6蛋白表达,刺激梗死周围心肌IL-10表达,表明间充质间干细胞可以通过抑制炎症过程早期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来抑制炎症。
出自《干细胞及其外泌体与中医诊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作者:孙莹莹,侯平。
上一篇: 干细胞群在治疗心力衰竭方面具有重要的潜力
下一篇: 胚胎干细胞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