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充质干细胞对肿瘤具有先天的亲和力2024-12-02 08:23:37
结直肠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是一种起源于结肠和/或直肠的恶性肿瘤。结肠癌约占结直肠癌的72%,直肠癌约占28%。据统计,每年因结直肠癌死亡的人数大约为85万人。由于结直肠癌早期发病具有非特异性的特点,所以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具有挑战性。结直肠癌的主要临床症状有便血、排便习惯改变、腹痛和腹胀、乏力、贫血和不明原因的体质量减轻等。目前结直肠癌的治疗方式主要为早期手术和术后化疗,以上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但是术后并发症多且术后长期化疗具有耐药性,故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下降。除了术中意外多,还可能出现术后出血、感染、腹腔粘连、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在一项临床试验中已经验证,在接受化疗的患者中经常会观察到贫血、腹泻和恶心、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的症状。化疗对结直肠癌的疗效不够令人满意,患者通常因上述不良反应和耐药性而无法完成全阶段的化疗。以上可以看出,目前结直肠癌的治疗方案并不完善,有必要开发新的治疗方法。
间充质干细胞是多能干细胞,可以自我更新并分化为多谱系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从多种人体组织或器官中提取出来,例如骨髓、脂肪组织、肝组织、脐血、外周血、经血、脑、肺、胰腺等。间充质干细胞对肿瘤具有先天的亲和力,可以调节与肿瘤相关的多种生物学过程,如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特异性归巢到肿瘤位置和上皮-间质转化。值得注意的是,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分泌外泌体,外泌体可以与不同的受体细胞相互作用,从而影响靶细胞的不同生物学行为,进而调节生理稳态和或人类疾病的进展。
出自《间充质干细胞衍生外泌体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作用》作者:郭昭,庄浩岩,史学文.
上一篇: tolDCs对T细胞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