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代谢组学分析成为红细胞储存期质量变化研究2021-12-01 09:01:57

输血在改善机体组织供氧和凝血功能、挽救生命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据统计每年全球每年用血量约为9000万单位,且呈增长趋势。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是临床使用量最大的一类血液制剂,用于治疗和抢救严重贫血和失血过多的病人。

红细胞体外储存相对于体内环境来说是一个异常的环境,储存期的离子平衡被打破、能量代谢受抑制、氧化应激产生的诸多损伤得不到及时修复,加速了红细胞衰亡。红细胞质量检测策略主要为检测基础代谢、酶促反应、红细胞流变学以及形态等参数的变化,虽然这些检测可以反应出红细胞在储存期的变化,但是只能片面的反应红细胞的存活能力。
 
代谢组学在输血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近两年成为输血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此技术在红细胞储存损伤研究领域的应用能够更加系统地、深入地反应红细胞的储存期代谢物和代谢途径的变化。目前红细胞血液制剂的代谢组学研究,主要包括红细胞在不同种类的红细胞添加液中的代谢变化、献血者的遗传因素和所处的环境等对红细胞储存期代谢的影响、探索红细胞代谢物作为红细胞储存质量的标志物,以及用于对红细胞添加液的改进等。目前代谢组学分析已经成为红细胞储存期质量变化研究的重要研究方法。
 
我国每年脂肪血的报废率逐年攀升,脂肪血报废已经成为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我国国家标准标的要求,重度脂浆不能用于临床,但是对于脂肪血制备的红细胞能否用于临床没有作明确规定。针对血液供需矛盾,有研究人员为节约血液资源,将脂肪全血制备成悬浮红细胞制剂供应给临床,但是脂肪全血制备的红细胞存储期在能量代谢和氧化还原反应等方面有哪些变化还尚待研究。
 
出自《脂肪血制备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储存期代谢特性研究》作者杨俊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