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存红细胞输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是值得注意的问题2021-12-03 09:39:01
输血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治疗手段,是挽救患者生命不可替代的治疗措施,尤其对于救治创伤性大出血或术中大量失血有较好疗效。红细胞是血液中含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占血液有形成分的95%,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为外周组织供氧。储存红细胞作为最常见的成分血液,其输注能够有效增加组织供氧量,缓解大量失血时造成的组织严重缺氧。
自1916年,Rous和Turner将红细胞与含有枸橼酸和葡萄糖的溶液混合并于体外成功储存开始,储存红细胞就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2011 年美国NBCUS报告指出,一年中共计1380亿单位红细胞/全血用于输注,至少 40%的重症患者均接受过至少1个单位的压积红细胞输注,而在重症监护室,每个患者至少接受过5个单位的压积红细胞。虽然如此,储存红细胞输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依旧是值得注意的问题,“新”“老”之争一直是争辩的焦点。
红细胞在体内循环正常寿命为120天,但其离体后在CPDA保存液中仅能于4℃条件下储存42天。美国 FDA 规定储存红细胞必须符合以下两个标准才能进行回输:(1)储存后溶血率 < 1%;(2)输注24h后红细胞的体内存活率超过75%。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即使符合上述标准,输注储存时间较长的红细胞仍可能会增加患者发病率,严重者甚至会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与死亡率升高密切相关,但介导储存红细胞输注不良反应的机制尚不明确。探讨其关键因素将有助于提高红细胞储存质量、减少输注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于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具有较大意义。
出自《红细胞储存损伤中的力学因素及防护策略研究》作者王瑛。
上一篇: 芦丁对悬浮红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