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miRNA在心肌自噬调控与AMI修复中的作用2025-04-07 08:35:54
定位于线粒体的p53会以一种依赖于Bcl-2、Bnip3蛋白的方式引发线粒体的自噬,Bnip3作为p53可能的下游基因,其功能的丧失可以完全抵消p53诱导的自噬,二者相互依赖,在高度缺氧或缺血条件下,对心肌细胞的自噬和死亡起到双重调控作用。在体外实验中,通过将MSCs与H/R模型的H9c2细胞的共培养,发现MSCs外泌体中miR-143-3p显著抑制了自噬相关蛋白CHK2、p-Beclin1和LC3的表达,通过介导CHK2-Beclin2通路,抑制细胞自噬,减轻细胞凋亡,有效保护AMI对心肌细胞的损伤。此外,经过BMSCs中miR-301处理后的AMI组小鼠,心功能参数中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缩短分数明显升高,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和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明显降低,有效改善了心肌功能。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外泌体miR-301处理组的LC3-II/LC3-I比值明显降低,p6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自噬囊泡数量明显降低,表明miR-301能够抑制AMI中的细胞自噬。在一项对比健康志愿者和AMI恢复患者血浆外泌体功能情况的调查显示,恢复期患者的血浆外泌体miR-342-3p含量显著下降,而miR-342-3p通过分别靶向SOX6和TEBB基因,减轻细胞的缺氧损伤,降低自噬通量LC3-II的表达,增加p62的表达水平,减少细胞凋亡和自噬,从而导致AMI患者后期心脏自然修复功能上调。
外泌体对AMI后细胞自噬的调控主要通过自噬通量LC3-II的变化进行检测。自噬过程中脂溶性LC3-II作为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的一种,在自噬过程中由Atg4降解形成,会与自噬体膜表面结合,同时p62作为一种选择性自噬受体,通过形成蛋白聚集物促进泛素化蛋白的组装和去除,最终与自噬体一起降解。因此,p62蛋白的表达下降也被认定为自噬增强的标志。
出自《应用外泌体microRNA诊治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作者:王晓童, 董杨勇, 王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