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与合成支架材料在牙髓再生中的协同应用2025-06-19 10:10:02
强度太弱不足以承受咀嚼力,同时无法满足良好的封闭要求;但强度也并非越高越好,具有高机械强度的水凝胶可显著阻碍内皮细胞的迁移和自组装成毛细管状结构。如前所述,天然支架存在产品变异、病原体传播风险、机械性能差以及对异物的免疫反应等局限性,合成聚合物支架分解后可能导致局部pH值降低,最终导致宿主的慢性或急性炎症。因为天然和合成支架各有优缺点,所以不应局限于一种材料,即结合天然和合成两种材料,可以提供更好的牙髓再生治疗效果。因为支架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上述问题,所以基于细胞的无支架预血管化构建成为研究热点。Qian等通过数字光处理打印机成功制造了负载DPSC的GelMA微球,这些负载细胞的微球具有改良的干细胞特性和更高的多向分化潜力,包括血管生成、神经生成和牙源性分化。综合这些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关于支架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结合天然与合成材料,筛选出最优的支架材料;其次是是否选择支架,目前已有学者在研究无支架的预血管化构建。这些都是将来实验室与临床关注的重点问题。
第4个是血管网的液体灌注量问题。尽管目前在开发高度组织化、致密且成熟的微血管网络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如何计算和优化通过这些工程化血管网络灌注的液体量也同样重要。研究表明保持内皮细胞结构的机械性能,可以为适当的液体灌注提供条件,而灌注引起的剪应力,对吻合后新组装的内皮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存在明显影响。对预血管化网络的液体灌注是非常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第5个是3D生物打印相关的问题。3D生物打印在复杂的构建过程和细胞行为稳定性方面仍然面临重大挑战。
出自《基于支架的牙髓组织预血管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甜,李丽洁.
下一篇: 牙髓组织工程中理想生物墨水的关键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