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知识科普 > >

问:iPSCs如何分化为具有完整肝功能的成熟肝细胞?2022-04-12 09:59:41

答:Takahashi等将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3 /4、Sox2、c-myc和Krüppel样因子4等基因克隆入病毒载体,然后转染小鼠成纤维细胞,结果发现,小鼠成纤维细胞发生转分化并产生一种新细胞,即iPSCs由于iPSCs可直接从成体细胞诱导分化,不需要破坏胚胎,因此可避免ESCs移植相关的伦理问题和免疫排斥反应;同时,iPSCs与ESCs在多向分化、自我更新潜能等方面也较相似,因此逐渐成为干细胞治疗研究的热点。

iPSCs治疗肝硬化的机制主要包括其可在特定条件下诱导分化为HLCs,且高表达甲胎蛋白、白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叉头框转录因子 A2 以及肝细胞核因子4α等; 同时,iPSCs来源的HLCs还具有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可分泌尿素、摄取低密度脂蛋白,并具有储存糖原的功能。Takayama等研究发现,iPSCs源性肝母细胞样细胞在层粘连蛋白111涂层培养皿上可长期自我更新,并具有向HLCs和胆管细胞样细胞分化的潜能。有研究将野生型小鼠的iPSCs转移至延胡索二酰乙酰乙酸水解酶缺陷小鼠的胚胎中以产生嵌合小鼠,结果发现,iPSCs在嵌合小鼠体内发育成肝细胞并保护延胡索二酰乙酰乙酸水解酶缺陷小鼠避免发生肝衰竭,证实iPSCs可以分化为具有完整肝功能的成熟肝细胞,拥有与肝细胞相同的增殖能力。另有研究表明,人iPSCs分泌的囊泡可减少肝星状细胞活化,延缓肝纤维化进展,为iPSCs治疗肝硬化提供了新思路。
 
出自《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的研究进展》作者王丹阳,许燕楠,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