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知识科普 > >

问:什么是细胞外囊泡仿生递药系统?2023-10-16 09:58:54

答:细胞外囊泡根据大小和来源可分为外泌体、微囊泡和凋亡小体。外泌体是一种在生理或者病理情况下由细胞以胞吐的形式分泌到细胞外的胞外囊泡, 直径约为40~100nm,由脂质双分子层包绕而成。1983年,外泌体首次于绵羊网织红细胞中被发现,1987年Johnstone将其命名为“exosome”。多种细胞在正常及病理状态下均可分泌外泌体。其主要来源于细胞内溶酶体微粒内陷形成的多囊泡体,其选择性地接收装载细胞胞浆内的核酸、蛋白及脂质等物质,再经多囊泡体外膜与细胞膜融合后释放到胞外基质中。所有体外培养的细胞类型均可分泌外泌体,且外泌体天然存在于体液中,包括血液、唾液、尿液、脑脊液和乳汁中。约有19000种mRNA,2838种miRNA,27000种蛋白质和1100种脂质分子存在于各种类型的外泌体中。外泌体同样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包裹性能,外泌体除了包裹药物达到递送作用的同时,其自身也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有着很大的潜能。

Fan等选取小鼠胚胎瘤成软骨细胞系,用于提取外泌体并包载药物5Z-7。在炎性细胞因子诱导大鼠软骨细胞模型中,载药外泌体促进了合成代谢相关基因Col2a1、Sox9的表达,并抑制分解代谢相关基因Adamts5、Mmp13的表达。研究证实,ATDC5-外泌体包载药物5Z-7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均可缓解骨关节炎表型。减少药物的用量和给药频率。微囊泡是细胞质膜向细胞外突出形成的大囊泡,机体细胞在生理及病理状态下皆可生成。Yu等以超速离心法收集了充质干细胞来源小胞外囊泡,探究其对小鼠视网膜光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实验证明质干细胞来源小胞外囊泡可以减轻蓝光造成的视网膜结构和功能损害,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实现的。凋亡小体是胞膜皱缩内陷,分割包裹胞质,内含DNA物质及细胞器,形成泡状小体。凋亡小体的形成可以通过发芽脱落,也可通过自噬体形成。Sheng认为凋亡小体在体内能被单核/巨噬细胞摄取,并随着循环单核细胞的归巢行为靶向聚集到肿瘤,并浸润肿瘤的中心部位。因此其以凋亡小体负载雷西莫特纳米粒再经IR-820修饰,制成功能化载药凋亡小体,实验表明R848NP/AB在体外可以激活树突状细胞,极化M2型巨噬细胞为M1,并且可以协同aCD47抗体增强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吞噬作用。
 
出自《生物膜仿生纳米制剂研究进展》作者张强,罗曦,包永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