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CAR-T,这8种技术同样决定细胞治疗的未来2025-10-21 10:57:35

相较于手术、放化疗等传统肿瘤治疗方法,细胞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模式,凭借安全性更高、靶向性更强、疗效更持久、作用更全身、清除更彻底且适应症覆盖更广的核心优势,已成为当下肿瘤治疗领域备受瞩目的焦点。
从 CAR-T 的‘百万治愈’到 NK 细胞的‘异体突破’,2025 年免疫细胞疗法赛道持续爆发。但不同疗法的技术逻辑、适用癌种、临床瓶颈到底有何差异?接下来,小编将盘点各大免疫细胞疗法种类,拆解优劣势和行业发展。
优势:
靶向性强、杀伤效果更持久、在血液瘤治疗中取得突破性成功。
局限性:
靶点限制、副作用和毒性、价格昂贵
目前已上市产品(共14款):

优势:
靶点范围更广、实体瘤潜力
局限性:
依赖MHC、技术更复杂、脱靶毒性风险

优势:
“天然”靶向性、实体瘤效果显著、毒性相对较低
局限性:
技术挑战大、制备周期长、需配合清髓化疗

优势:
安全性好、“现货型”潜力、杀伤机制多样
局限性:
体内持久性短、肿瘤微环境抑制、疗效待提高

优势:
技术成熟简单、安全性高、广谱性
局限性:
靶向性不精确、缺乏大规模临床数据
永泰生物:
自主研发的自体CIK细胞疗法EAL(爱可仑赛注射液)已进入上市申请阶段,适应症为原发性肝细胞癌根治术后高复发风险人群。该疗法已治疗超4000例癌症患者,覆盖肝癌、肺癌、胃癌等多种实体瘤。
普华赛尔:
自体RAK细胞疗法用于肝癌术后复发预防,临床研究显示可显著延长无复发生存期,1年无复发生存率达79%,3年达68%。
其他免疫细胞疗法
CAR-M:
CAR-M细胞疗法是一种创新的肿瘤免疫治疗技术,展现出广阔的治疗前景。CAR-M细胞疗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嵌合抗原受体(CAR)引入巨噬细胞,使其能够识别并吞噬特定的肿瘤细胞。
γδT细胞免疫疗法:
γδT细胞产生的主要细胞因子是IFN-γ,在抗病毒、抗细菌和抗肿瘤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抗肿瘤免疫应答中的中枢性细胞因子,目前已成为过继细胞转移治疗的有吸引力的靶细胞。
B细胞疗法:
B细胞疗法是一种创新的医疗手段,通过改造或利用患者自身的B细胞来治疗疾病,尤其在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展现出巨大潜力。
iNKT细胞疗法:
是一种创新的免疫治疗方法。iNKT细胞,即恒定自然杀伤T细胞,是一种特殊的T细胞亚群,具有衔接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的功能。
未来趋势
多种免疫细胞治疗产品在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商业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随着制备周期缩短、审批速度的加快,在针对肿瘤治疗、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方面的临床治疗效果将得到显著提升。未来,免疫细胞疗法将走进更多医疗机构,成为与手术、放化疗、靶向药并列的 “常规治疗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