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DCs平台在肿瘤干细胞靶向治疗中的前沿进展2025-07-08 08:36:56
此外,将FACS-SELEX、3DCell-SELEX和杂交SELEX等新型技术结合,能够进一步增强了适配体的选择效率和性能。这些设计思路使适配体在癌症诊断和治疗中展现出更高的靶向精度、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应用潜力。新型SELEX技术的融合应用显著提高了适配体筛选的成功率,通过流式细胞分选技术实现高效富集,结合三维细胞培养模型更真实模拟肿瘤微环境,为开发针对肿瘤干细胞的特异性适配体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这些技术进步使得适配体在分子诊断和靶向治疗领域展现出更广阔的应用前景。ApDCs作为一种新兴的癌症靶向治疗平台,具备多样化的构建策略,涵盖基于小分子药物、生物大分子及高载药体系的设计。相较于抗体-药物偶联物,ApDCs具有更小的分子量、更强的化学稳定性、更低的免疫原性和更容易的化学修饰等优点。ApDCs通过共价偶联、核酸合成和物理作用等方式,可实现药物的精准连接与释放。将适配体与蛋白质、核酸或生物治疗载体偶联,不仅提升了药物在体内的稳定性和循环时间,还拓展了其功能应用。进一步利用聚合物、DNA框架或囊泡构建的高载药量ApDCs,有效增强了治疗效果。这种新型药物递送系统为克服肿瘤干细胞耐药性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介孔硅纳米粒是CSC靶向递送的优选平台,其具有高装载、高可控、高生物相容、多功能集成这4大优势。大比表面积与可调孔径赋予其超强载药能力,并能够同时装载化疗药物与基因干扰分子;响应式释药设计可实现精准、最小毒副作用的环境触发释放。Li等开发的双靶向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系统通过协同靶向EpCAM⁺肿瘤细胞与阻断VEGF通路,显著增强结直肠癌干细胞清除效果;并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证明该系统在SW480细胞中表现出优异的细胞摄取能力和靶向性;四唑盐或四唑蓝实验证实了该系统对SW480细胞增殖的显著抑制作用在促细胞凋亡实验中,该纳米颗粒处理后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特别是晚期凋亡细胞比例达到66.91%。
出自《肿瘤干细胞标志物及其适配体研究进展》 作者:潘尚阳,张文静,陈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