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适配体修饰脂质体在乳腺癌干细胞靶向治疗中的创新设计2025-07-08 08:40:48
谷氨酰胺代谢增强是高恶性肿瘤快速增殖的特征之一,靶向谷氨酰胺酶1已被证实可有效抑制CSCs。Poonaki等构建了一种基于金纳米颗粒的递送系统,用于靶向递送GLS1抑制剂替拉格雷司他;AuNPs通过KAuCl₄还原法合成,表面经聚乙二醇修饰以增强稳定性,随后通过酰胺键偶联CD133适配体;UV-可见光谱分析显示偶联后吸收峰轻微红移,载药效率约为30%,并且细胞毒性实验表明,Au-PEG-CD133-CB-839对GBM1和NCH644细胞系的增殖抑制率约为50%,而LN229细胞系则表现出显著的耐药性。该递送系统通过特异性靶向CD133阳性肿瘤干细胞,实现了对谷氨酰胺代谢通路的精准干预,为克服胶质瘤干细胞耐药性提供了新策略。基于传统脂质体载体,将CSC靶向适配体修饰在脂质体表面,内部可包封化疗药物、基因药物或核酸分子。脂质体本身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性,并且容易实现表面修饰和多种药物的共同包载。Kim等开发了靶向乳腺癌细胞及CSCs的双适配子脂质体;通过硫醇-马来酰亚胺偶联反应将MUC1和CD44适配子修饰于DSPE-PEG2000-Mal胶束,并载入阿霉素;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dual-Apt-Dox较自由Dox和Lipo-Dox能够更有效地靶向乳腺癌细胞细胞核;dual-Apt-Dox在体外实验中表现出显著的选择性细胞毒性,对MCF-7乳腺癌细胞和CSCs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这种双靶向递送系统通过同时识别肿瘤细胞和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显著提高了药物的靶向性和治疗效果。
出自《肿瘤干细胞标志物及其适配体研究进展》 作者:潘尚阳,张文静,陈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