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干细胞体外培养体系的优化与标准化研究2025-07-21 08:36:40

目前针对干细胞的研究主要借助体外培养体系,因此,对其优化以及决定干细胞定向分化的因素及其分子机制,成为研究的关键。鉴于技术和不易观察等原因,人工诱导分化体内干细胞的研究不多。干细胞的体外培养的目的在于在维持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同时在短期内大量获得稳定的干细胞,以便冷冻保种以及用于后期的诱导分化研究和实际应用。
自1998年人胚胎干细胞首次成功分离以来,其分离与培养技术不断改进。早期的胚胎干细胞培养依赖于饲养层细胞,如使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其可在共同培养过程中分泌干细胞生长所需的营养和信号分子。然而,饲养层细胞存在潜在的异源污染风险,不利于临床应用。目前人胚胎干细胞的来源主要包括从商业化生物科技公司购买以及有资质的医疗科研机构实验室分离获得。
 
近年来,无饲养层培养体系逐渐发展起来,除了添加常规的动物血清(含有多种有利于细胞生长的营养成分)之外,通过额外添加一些可促进并维持干细胞生长的特定的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如白血病抑制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以维持胚胎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增殖能力以及多能性等。同时,对培养器皿的表面进行处理,使其更适合于胚胎干细胞的贴壁生长,进一步优化了培养条件。胚胎干细胞具有分化为多种类型细胞的潜能,因而有可能被用来建立哺乳动物发育的模型,以及为再生医学提供细胞来源。
因此有必要控制胚胎干细胞的定向分化,以及引导这些细胞按特定的途径发育。目前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干细胞分化的关键调节途径,使得人们在体外组培中构建原肠胚形成,内胚层、中胚层、外胚层以及它们的许多下游派生物的诱导等方面,可高效地产生包括造血细胞、心肌细胞、少突细胞、多巴胺神经细胞和胰岛β细胞。
 
出自《干细胞与人类健康研究进展》 作者:潘杰,中山皓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