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眼表疾病治疗中的免疫调节机制2025-08-05 08:24:11
相关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的治疗潜力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分泌的胞外囊泡,这些囊泡具有抗炎、抗凋亡以及促进组织再生等功效。胞外囊泡是一类由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膜性结构,包括外泌体、微囊泡和凋亡小体等,携带一系列如蛋白质、RNA等被膜脂质双层封装的生物活性分子。研究人员聚焦移植物抗宿主病相关眼表损伤证实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胞外囊泡携带的miR-22可通过靶向淋巴内皮细胞ICAM-1,阻断T细胞向角膜及结膜的迁移浸润,降低Th1/Th17型炎症因子水平。另有研究发现3D培养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可通过递送miR-150-5p靶向抑制PDCD4基因表达,驱动巨噬细胞由促炎M1型向抗炎M2型极化,减轻角膜炎症并促进修复。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能上调角膜中M2巨噬细胞比例,降低IL-1β、IL-8和TNF-α等促炎细胞因子水平,下调与中性粒细胞浸润相关的细胞因子CXCL1、α-MPO的表达,发挥抗炎表型优势。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胞外囊泡可抑制T细胞向Th1和Th17等促炎表型的分化,诱导Tregs产生。
另外,利用干眼症模型开展相关实验证实,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胞外囊泡可抑制干燥应激诱导的NLRP3炎性小体形成、caspase-1激活和IL-1β表达增加,减少角膜上皮缺损与炎性细胞浸润,减轻干眼症症状。综上,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胞外囊泡通过递送miRNA等生物活性分子、抑制Th1/Th17分化来重建适应性免疫稳态;下调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与促炎因子表达、靶向NLRP3-caspase-1/IL-1β通路抑制固有免疫过度激活。基于胞外囊泡介导进行免疫调节不仅有效缓解角膜上皮缺损和炎性浸润,更为移植物抗宿主病、干眼症等眼表疾病的治疗提供重建微环境稳态的创新依据。
出自《间充质干细胞重建眼表及其免疫调节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唐怡,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