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成人肝细胞类器官长期培养技术的突破性进展2025-08-12 08:55:17

该体系首次实现成人肝细胞长期体外扩增并维持近生理水平的CYP3A4酶活性及白蛋白分泌功能,并通过定向营养/因子调控在类器官中重现门静脉标志物与中央静脉标志物的空间分布特征,而且基于大肿瘤抑制因子激酶抑制剂与血小板裂解物的协同作用,成功构建G6PC/OTC基因敲除的遗传性代谢病模型,为代谢性肝病机制解析和药物肝毒性评估提供了高保真研究平台。

2024年,Bronsard等开发了一种新型的三维多细胞肝类器官,即HML类器官,旨在对MAFLD药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估。该团队培养HML类器官9 d,并将其与硬脂酸和OA的混合物共同孵育,以此成功构建了MAFLD模型。这些类器官在暴露于FAA后,展现出了明显的脂肪变性特征,并激活了纤维化相关的标志物表达。此外,他们利用HML类器官及其MAFLD版本来模拟药物诱导的肝损伤,并通过计算半数抑制浓度和基准剂量,增强了对潜在肝毒性药物的体外筛选能力。
 
类器官不仅可以在体外模拟疾病的发生发展,同时也是疾病相关药物高通量筛选的重要模型,在推进临床新药研发的加速发展并实现同种疾病下不同病人的精准治疗等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干细胞来源肝脏类器官诱导MAFLD模型的相关研究发现,JC2-11和拉尼法尼可显著抑制FFA诱导的肝脏类器官内脂质积聚、肝细胞损伤、炎症和纤维化。Shinozawa等建立的hiPSCs衍生HLOs模型中,用已报道的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处理不饱和脂肪酸诱导的脂毒性模型,结果显示,NAC可显著提高了类器官细胞活力。
 
出自《非酒精性脂肪肝体外模型构建及药物筛选》作者赫明达,张茜,高俊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