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me Editing技术在哺乳动物基因编辑中的突破与挑战2025-08-18 08:47:11
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能够精确修改生物体基因组的技术,通过特定的工具实现对目标基因的剪切、修复或替换。目前,广泛应用的第3代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可以很好地应用到SSCs研究中,更加高效、精确地纠正细胞基因组中的错误或插入特定基因并形成细胞模型,除修饰特定DNA基因组位点外该技术还可以靶向和修饰局部组蛋白。Li等对该技术介导的SSCs进行基因编辑,成功恢复Kitw/Kitwv小鼠的非阻塞性无精子症的自然生育能力,为羊等大型哺乳动物的SSCs基因编辑策略提供了重要的模型参考。此外,在“CRISPR/Cas9“技术的基础上出现了一项新兴技术“Prime editing“简称PE技术,该技术更加灵活精确,只需要与聚合酶融合的可编程切口酶、一种扩展导向的RNA和一个指定目标位点并模拟所需的基因组编辑模板,便可以在活细胞的DNA内进行任何替换、小插入和小缺失,减缓了CRISPR和传统基因编辑技术通过创建双链断裂的方法来对基因序列进行特定编辑从而造成的必要“损伤“。
PE技术当前已在哺乳动物开始初步实践,如柒依琦等采用PEmax系统对猪HBB基因CD17(A>T)和CD41/42(-TCTT)位点的pegRNA序列优化后正确编辑效率分别从7.22%和5.33%提升至12.78%和11.67%,比优化前高1.8~2.2倍,但也将CD41/42(-TCTT)位点的错误编辑效率从2.67%显著提高至6.67%,说明PE技术在动物基因编辑上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但需注意其在应用时对错误编辑效率的提升问题。干细胞主要分为多能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具有分化成成体动物身体所有细胞的潜力。
出自《羊精原干细胞体外培养及诱导分化的研究进展》作者:何宣辉,康丹菊,郑隆清。
上一篇: 三维培养系统在生殖细胞研究中的优势与挑战
下一篇: 精原干细胞分化诱导的关键信号通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