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智能生物传感器在眼科诊疗中的前沿进展2025-09-02 08:24:54

眼药水是治疗干眼症的常见方法,但由于药液易被泪液冲刷生物利用度较低,治疗效果有限。近年来,3D打印技术被用于制造泪管栓塞,以提高眼药的滞留时间并增强治疗效果。XU等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了地塞米松负载的泪塞,该泪塞由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聚乙二醇400组成,形成了半互穿网络,实现不同浓度药物的可控负载。这一研究表明,3D打印可用于制造具有长期缓释效果的载药泪塞,为干眼症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这种技术突破不仅解决了传统眼药水治疗效果不佳的问题,还通过精准控制药物释放速率,显著提升了治疗效果。

生物传感器是一类结合生物细胞与传感器的智能设备,其中活细胞作为传感元件的一部分,能够精准感知并检测体内的微小生理变化。前房角因其特殊的免疫特性和透明性,是生物传感器植入的重要靶点。KAVAND等利用双光子聚合技术,基于胰岛微组织进行3D打印,成功开发出一种生物混合传感器,该传感器采用光树脂材料固定于前房角,因优异的透明度和生物相容性而受到关注。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可灵敏感知生理刺激,并与宿主组织良好整合。
 
体内移植实验结果显示,移植20周后,角膜的异物反应最低,透明度及组织形态保持稳定;此外,传感器维持了胰岛细胞的功能完整性,使用基因编码的Ca2+指示剂监测发现,移植2-4d后胰岛内出现毛细血管新生,表明该技术对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为未来生物传感器在组织工程和医疗诊断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眼科疾病的检测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结合先进的功能材料,通过4D打印可实现具有动态调节能力的智能生物传感器。例如,模拟自然眼组织功能的4D打印技术,可再现副交感神经兴奋时释放乙酰胆碱所引发的瞳孔收缩现象,这一技术进步不仅能提升眼科疾病的检测精度,还能通过复制眼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推进个性化医疗的发展。
 
出自《水凝胶在眼科疾病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作者刘淑婷,邱沐恩,李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