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非编码RNA在骨关节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2025-09-03 08:31:36
OA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炎,具有多因素发病机制,是世界范围内具有巨大经济负担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软骨变性是主要病理特征。既往研究表明,软骨细胞异常的生物学功能,包括ECM形成、凋亡、炎症、增殖和自噬,与OA发病机制有因果关系。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具有调节作用的外泌体来源的非编码RNA对OA发病机制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它们在OA发展中的重要性存在不确定性,很难选择一种治疗方法来优先考虑各种类别的ncRNA。这些非编码RNA在骨关节炎发病过程中的复杂调控网络,为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治疗靶点。由于外泌体其独特的作用和特性,可以控制协调OA进展的微环境变化,从而延缓疾病进展。此外,外泌体含有的核酸和其他生物活性分子,在OA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广泛的治疗应用。外泌体来源的ncRNA由免疫调节、组织细胞修复和再生作用介导的治疗益处可能成为治疗OA的关键策略。然而,这些OA研究目前集中在动物模型上,在临床转化上仍旧存在诸多挑战,如免疫原性、移植问题等。同时,制备过程困难、耗时且昂贵,也是亟需解决的临床问题。因此,未来将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来验证解决这些障碍。这些挑战的解决将推动外泌体治疗从实验室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
迄今为止,miRNA对软骨形成的影响已经多有报道。有证据表明miRNA可以控制OA的不同并发症。然而,应确定miRNA在软骨修复中的确切作用,还需要一种将miRNA转移到损伤部位细胞的有效方法。由于miRNA在基因表达中的调节作用,它们比外泌体中包含的蛋白质或其他生物活性分子更受到关注。研究表明,外泌体来源的miRNA含量高于其亲本细胞。miRNA被认为是受体细胞的关键功能元件,已在人类中鉴定出数千种miRNA,并且在近年有所增加。此外,miRNA在多种人类疾病中经常失调。
出自《外泌体来源的非编码RNA在骨关节炎进展中的意义及研究现状》作者姚倩茹,齐婉晴,苏韵晴。
上一篇: 非编码RNA在软骨稳态维持中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 生物标志物在退行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