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充质干细胞在骨代谢调控中的研究进展2025-09-03 08:34:58
老龄化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的社会问题,也是很多老年病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目前全球老龄化人口明显增加。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作为最常见的骨代谢疾病,主要是由于骨骼老化和骨量缺乏导致的疾病,表现为骨密度降低及骨微结构退化,患者数量也持续增加。该病导致人体骨密度降低,老年骨折发生率提高,尤其是在55岁以上的女性群体和65岁以上的男性群体。给医疗系统带来沉重负担,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给家庭造成经济压力,且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这个比例还会继续上升。数据显示,髋部骨折患者在术后1年内的死亡率高达20%左右。2023年全球流行病学研究预测2050年髋部骨折数量会增加,死亡率在不同国家有差异,但是总体呈上升趋势。这说明老年性骨质疏松不仅容易引发骨折,还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与病人的长期生存质量密切相关。关于骨质疏松目前的研究方向逐渐从骨密度下降转向“骨髓微环境失衡“这一核心病理基础。正常情况下,机体的骨组织依赖于骨形成与骨吸收的动态平衡维持正常代谢,而该平衡主要由骨髓微环境中多种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所维系,其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被认为是骨代谢失衡的关键驱动力。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骨髓微环境内多向分化的骨髓基质细胞,不仅具有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和脂肪细胞的能力,还通过细胞因子分泌与免疫调控维持骨代谢平衡。但是,机体的老龄化导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数量减少、分化倾向由成骨转向脂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功能减弱、促炎因子分泌增强,加剧了骨髓内的炎症微环境,在此微环境下,炎症因子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加速细胞衰老,同时促进单核细胞增殖及其破骨分化能力,加剧了骨吸收水平,最终导致骨代谢失衡。
出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与骨髓微环境失衡在老年性骨质疏松中的作用机制》作者王贺贺,李 姣。
上一篇: 生物标志物在退行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前景
下一篇: 炎症微环境在骨代谢失衡中的调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