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焦亡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新发现2025-09-08 08:37:16
21世纪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和免疫学等领域的飞速发展,对肿瘤的认识逐渐深入到分子层面。肿瘤不再被视为单一的疾病,而是一类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疾病群。对结直肠癌的研究发现炎症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炎症微环境不仅为肿瘤细胞提供了适宜的生长条件,还通过复杂的信号网络影响肿瘤的侵袭和转移。细胞焦亡作为一种新型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近年来在肿瘤免疫和肿瘤微环境研究中引起了广泛关注。传统的治疗手段如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一直是结直肠癌患者主要的治疗方式。然而,传统的方法大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手术切除可能无法完全清除微小转移灶,化疗和放疗则可能对正常细胞造成损伤,引发一系列副作用。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肿瘤基因组学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分析结直肠癌患者的基因组数据,已经鉴定出多个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和信号通路。肿瘤微环境研究已证实,肿瘤细胞与周围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对肿瘤发展至关重要。炎症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活化、血管生成及细胞外基质重塑等微环境因素均参与肿瘤进展。尽管针对上述因素已开发相关治疗策略,但肿瘤微环境的高度异质性与动态变化性仍限制治疗效果。
基于此,本研究梳理并分析炎癌转化及细胞焦亡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探讨其在癌症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旨在为结直肠癌治疗提供更深入的理论依据。结直肠癌作为最常见的肿瘤类型之一,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众多学者已针对结直肠癌的疾病特征及病理展开研究。SIEGEL等通过对2023年前的结直肠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已成为美国第二大癌症死亡原因。
出自《结直肠癌炎癌转化及疾病发展中细胞焦亡的研究进展》作者石智尧 ,高宇 ,刘丽坤。
上一篇: 生物活性屏障膜在骨再生中的性能优化
下一篇: 结直肠癌流行病学特征与风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