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甲基化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调控作用2025-09-25 08:36:52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22年的统计数据,原发性肝癌是全球第六大常见癌症,也是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且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实体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外科切除、射频或微波消融术、栓塞或灌注化疗以及肝移植等治疗方案,仅对具有一定肝功能储备的HCC患者相对有效。然而,许多患者确诊时已处在晚期,因此失去了接受常规治疗的机会。由于其化疗或放疗的耐受性,替代或姑息性治疗的疗效非常有限。至今,接受治疗的HCC患者平均生存期较短,且仍有很高比例的患者死于HCC转移或复发。表观遗传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体重塑和非编码RNA调控等,通过对基因转录或翻译过程的调控,影响其功能和特性。研究表明DNA甲基化与HCC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相关性。在HCC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P1的甲基化率明显较高,与患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具有作为HCC诊断生物标志物的潜力。此外,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已经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作用,提示DNMTs可能成为临床治疗的潜在靶点。本研究从DNA甲基化模式、DNMTs、HCC中的DNA甲基化生物标志物及DNA甲基化调控HCC恶性进展的相关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探讨DNA甲基化在HCC发生发展中的调控作用,阐述DNMTs抑制剂在临床靶向治疗中的作用,并应用基于DNA甲基化谱的人工智能模型,以期为HCC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
异常的DNA甲基化模式是促进肿瘤发生的关键表观遗传过程之一,在HCC中异常DNA甲基化模式主要表现为三种:(1)发生在启动子中的DNA 高甲基化;全基因组的DNA低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影响染色体的空间构象。这些类型的DNA甲基化调控可能通过影响有丝分裂重组来促进癌变。
出自《肝细胞癌中DNA甲基化修饰改变的研究进展》作者孙童,闫森,范寿仁。
上一篇: 鹿茸再生生物学在关节炎治疗中的理论基础
下一篇: DNA甲基化在肝细胞癌中的分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