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DPSC治疗牙周病相关骨缺损的临床潜力2025-11-06 08:49:57

在兔牙槽颌骨缺损模型中,DPSC组出现一些新的骨组织,骨缺损周围有许多成骨细胞,这表明DPSC具有分化为成骨细胞的能力,促进牙槽骨缺损的修复和再生。一项针对DPSC与骨缺损重建的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DPSC组中基于新骨面积和骨体积的骨再生对骨组织再生的有利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DPSC显著促进骨组织复合体的再生。

牙周病是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与氧化应激和慢性炎症有着密切关系,大多数治疗方案都不能使丧失的组织再生,而使用DPSC可能是牙周骨组织再生的一种替代方法。在一项包括22名患有牙周病成年人的试验性研究中,经DPSC治疗6个月后,牙周骨组织的临床改善和再生明显,这表明DPSC可能是治疗牙周病导致的骨缺损的有效方法。除此之外,来源于病患的DPSC也具有成骨能力。
 
巴比隆-勒菲弗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伴有基牙和恒牙的过早脱落。对PLS的相关研究发现,PLS来源的DPSC能正常分化为成脂、成骨、成软骨和成牙髓细胞类型,且其增殖率与从健康年轻对照组分离的DPSC相似。这表明,PLS来源的DPSC可作为PLS患者的自体干细胞来源,用于PLS患者的牙槽骨缺损修复。唇腭裂是常见的先天性口腔面部畸形,一般通过自体髂骨移植关闭齿槽裂缺损。一项研究探索了DPSC对唇腭裂牙槽骨缺损的治疗潜力后发现,经SHED处理后的缺损在移植后8周骨再生增强,并伴血管生成,说明SHED可以非侵入性地再生骨组织,对重建唇腭裂患者的牙槽突裂具有一定疗效。由此可见,DPSC不仅可以分化为成骨细胞,表达成骨相关蛋白促进牙槽骨缺损的修复和再生,也为遗传性疾病导致的牙槽骨缺损带来了修复希望。
 
出自《牙髓干细胞在牙槽骨再生中的成骨作用及影响因素》作者丁成兴,李小兰,杨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