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全球间充质干细胞产品监管现状与挑战2025-11-07 09:10:12

随着全球间充质干细胞研究开发的推进,国外已有MSCs药品上市,国内也有多款MSCs产品处于Ⅲ期临床试验阶段,行业发展对MSCs生物学效力检测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美国FDA考虑到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的多变性,采取了开放式策略,建议效力测定应基于每一个具体品种,在具体方法的选择上留有较大灵活性。欧洲EMA与美国FDA观点类似,认为效力测定应基于产品特征和相关的生物学特性。我国也强调需要基于产品与临床相关的治疗活性或预期的生物学效应,开发能够代表产品作用机制的定量生物学活性/功能测定方法。

虽然各国监管机构发布的CGT产品指导原则中均有关于生物学效力测定的内容,但均未形成针对MSCs效力测定的检测方法或指南类文件。不同产品效力评价方法差异较大,3款已批准上市的异体来源MSCs产品及其效力评价方法。最近,美国FDA再次驳回了Mesoblast公司Remestemcel-L的上市申请,认为其所使用的鉴定和效力测定方法不能反映产品批次的异质性,效力测定结果与临床数据之间缺乏相关性,必须定义额外的效力测定,以提供更有意义的产品临床有效性测量数据。
 
MSCs效力检测方法开发的难点在于MSCs作用机制复杂且尚未完全阐明以及MSCs较大的异质性和缺少合适的对照品。据此,本文阐述了MSCs的体内命运和作用机制,总结影响MSCs生物学效力的因素,提出了MSCs生物学效力检测的要求和当前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以期为我国MSCs的科学监管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出自《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效力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作者王进美,秦美蓉,王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