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配体与TLR受体互作的多样性效应2025-11-11 09:08:42
类似地,小鼠大肠中定植于隐窝处的核心微生物群以TLR4依赖的方式激活受体相互作用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3介导的坏死性凋亡,抑制ISCs增殖。然而,TLR4的过表达会导致小鼠Lgr5+ISCs中β-catenin的核积聚,引起小鼠ISCs和上皮细胞增殖能力的增加。类似地,细菌LPS、鞭毛蛋白和LTA与TLR的相互作用可上调ISCs中NADPH氧化酶1的表达,产生活性氧进而激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从而引起ISCs的增殖以及肠黏膜损伤修复。DSS刺激下,TLR4通过激活COX-2/PGE2/EGFR信号通路从而刺激肠道上皮细胞的增殖。由此可知,不同来源配体激活的TLR4信号通路对ISCs的调控作用不同,同时不同生理状态下ISCs对TLR信号通路的响应也有差异。TLR对Notch信号通路的表达也具有调控作用。TLR4信号通路的沉默会降低小鼠肠道Notch配体的活性,从而导致Notch通路靶基因Hes1表达的下调。
细菌鞭毛蛋白是TLR5的天然配体。Jones等发现Flg通过激活TLR5上调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7的表达,从而缓解小鼠肠黏膜损伤和细胞凋亡。此外,来自植物乳植杆菌NCU116的胞外多糖可以通过增加ISCs的数量和分化能力,恢复结肠炎小鼠的肠道稳态。含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2是识别细菌胞壁酰二肽的关键受体,其在肠道潘氏细胞、免疫细胞和Lgr5+ISCs中均有表达。NOD2对ISCs损伤的保护作用依赖微生物来源的MDP。Nigro等研究发现MDP通过NOD2提高氧化应激状态下ISCs的存活和肠上皮再生。
出自《肠道微生物和宿主肠道干细胞互作机制的研究进展》作者郭芳申,甄文瑞,张祎。
上一篇: 肠道共生微生物对ISCs功能的调控作用
下一篇: NOD受体在肠道干细胞应激保护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