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in突变与骨质疏松发病机制的关联研究2025-11-17 08:50:48
虽然部分患者血钙正常,但PTH持续分泌仍加速骨代谢紊乱,提示将PTH水平、骨密度和骨小梁评分纳入早期筛查体系,血清c-miRNA水平的分析也可作为非侵入性和易于测量的生物标志物。现有研究虽明确了PHPT对骨骼的危害,但Menin突变如何通过调控成骨/破骨细胞活性或与TGF-β/BMP信号通路相互作用影响骨代谢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晰,未来需结合基础研究与临床队列,探索针对Menin的干预策略,并制定出分年龄段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有效延缓不可逆骨损伤。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退化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会显著增加脆性骨折的发生。Menin在OP中发挥关键作用。有研究发现老年小鼠(24月龄)脊柱骨组织中Men1 mRNA水平显著降低,骨表型与老年骨质疏松病理特征相似,并且伴随p16、p21等衰老相关基因及IL-1α、IL-8、MMP3等促炎性衰老分泌因子的上调,提示Men1缺失可能通过诱发骨组织细胞衰老及慢性炎症,推动骨质疏松进展。
研究发现,在小鼠成骨细胞特异性敲除Men1使RANKL表达上调而OPG水平不变,RANKL/OPG比值升高,导致骨体积和骨体积分数显著降低,骨小梁变薄,OB数量显著下降,成骨能力下降,而OC数量和表面积均显著增加,最终扩大骨形成与骨吸收的失衡;进一步研究发现Men1缺失通过抑制AMPK活性,激活mTORC1通路,诱导OB衰老,降低成骨能力,而衰老的OB促进衰老分泌因子(IL1α,IL6,IL8,MMP3)表达,这些因子通过旁分泌途径进一步上调RANKL,促进OC生成和活化,加剧骨吸收和骨丢失。而二甲双胍可部分恢复骨体积分数,但对骨厚度无显著影响,提示其作用并非直接促进成骨分化,而是通过清除衰老细胞,抑制促炎因子异常分泌,并调控AMPK/mTORC1通路实现。
出自《Menin在骨代谢及相关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者陈 楠,高海宁,张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