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因子预处理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控特性变化2022-01-12 08:55:53
干扰素γ预处理的间充质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特性,可通过分泌吲哚胺-2,3-双加氧酶和前列腺素E2来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同时又能在炎性因子如干扰素γ的预刺激下增强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功能。干扰素γ预处理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淋巴细胞共培养,能明显抑制CD8+ T淋巴细胞的增殖,随着干扰素γ浓度的增加,抑制能力逐渐增强,且加入干扰素γ抑制剂后,依剂量依赖的方式逆转其对CD8+T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用干扰素γ预处理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低表达MHC-Ⅰ,高表达MHC-Ⅱ,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0水平明显增加,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明显降低,且Jagged-2分子表达增加,而Delta-1不表达,干扰素γ预处理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可能通过Notch信号通路中Jagged-2配体来增强免疫抑制活性。促炎因子能够影响间充质干细胞的MHC-Ⅱ分子表达水平,低浓度干扰素γ能刺激间充质干细胞 MHC-Ⅱ表达上调,高浓度的干扰素γ则抑制MHC-Ⅱ表达,同时上调程序性死亡配体1。间充质干细胞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表达的下调会减弱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
因此,存在一个干扰素γ水平决定的反馈环路,即影响间充质干细胞的MHC-Ⅱ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表达,也导致免疫反应的增强或减弱。当间充质干细胞暴露在损伤因素下如细菌感染时,低浓度干扰素γ促进间充质干细胞MHC-Ⅱ分子表达上调,促进细菌抗原的呈递,导致T细胞活化并分泌干扰素γ;高浓度干扰素γ抑制间充质干细胞MHC-Ⅱ分子表达,关闭间充质干细胞抗原提呈作用并上调程序性死亡配体1表达,抑制T细胞活化。然而利用RNA干扰技术沉默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干扰素γ基因表达,与大鼠脾淋巴细胞共培养之后,脾淋巴细胞活力明显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增加,而白细胞介素10水平明显降低。利用炎症因子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或miRNA干扰技术适当对间
充质干细胞进行预处理,可能是提高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免疫相关疾病可行方法之一。
出自《炎症因子干预影响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控特性》作者王婕,余丽梅。
上一篇: 炎症因子预处理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控特性
下一篇: 转化生长因子β预处理的间充质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