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种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研究2021-08-30 11:29:43
在同种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可能引发的免疫反应基础上,一部分学者支持使用自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研究。一项为期6个月的第一阶段临床试验显示,用自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的12例克罗恩病患者,其完整临床愈合率和复杂瘘管有效治疗的放射学证据高达83%。对8例患有1个或多个难治性、复杂的克罗恩病瘘管患者进行了一项不同阶段的研究,采用一次性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瘘管内注射治疗。8周时,8例瘘管中有6例愈合,2例残余瘘出现部分闭合,引流减少。
随访12-22个月无不良反应。该研究者又进一步研究了Ⅱ期试验中瘘管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反应,49例患有复杂肛周瘘的患者被随机分配到2组,病灶内分别注射纤维蛋白胶或纤维蛋白胶+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若8周未达到瘘管愈合则第2次治疗,改为2倍剂量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接受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24例患者中有17例瘘管完全消退,其中11例患者在第1次注射后愈合,6例患者需要第2次注射,而对照组25例患者中仅有4例缓解,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生活质量有显著改善。同时,另一项局部注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克罗恩病瘘管的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克罗恩病瘘管的治疗中表现出良好效果。
10例对现有治疗方法不敏感或不适合的克罗恩病瘘管患者进行了4次局部注射治疗,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总数为20×106,间隔4周,观察到所有患者直肠黏膜都有良好愈合,克罗恩病活动指数和肛周病活动指数均得到改善,并且无任何不良反应,70%的患者瘘管完全闭合。对于常规治疗、生物治疗或两者皆疗效不好的复杂肛周瘘而言,同种异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式。
随访12-22个月无不良反应。该研究者又进一步研究了Ⅱ期试验中瘘管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反应,49例患有复杂肛周瘘的患者被随机分配到2组,病灶内分别注射纤维蛋白胶或纤维蛋白胶+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若8周未达到瘘管愈合则第2次治疗,改为2倍剂量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接受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24例患者中有17例瘘管完全消退,其中11例患者在第1次注射后愈合,6例患者需要第2次注射,而对照组25例患者中仅有4例缓解,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生活质量有显著改善。同时,另一项局部注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克罗恩病瘘管的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克罗恩病瘘管的治疗中表现出良好效果。
10例对现有治疗方法不敏感或不适合的克罗恩病瘘管患者进行了4次局部注射治疗,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总数为20×106,间隔4周,观察到所有患者直肠黏膜都有良好愈合,克罗恩病活动指数和肛周病活动指数均得到改善,并且无任何不良反应,70%的患者瘘管完全闭合。对于常规治疗、生物治疗或两者皆疗效不好的复杂肛周瘘而言,同种异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式。
一项Ⅲ期、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组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对212例顽固性、复杂、活动性肛周瘘患者进行手术,闭合瘘管内部开口,然后将单独的间充质干细胞或安慰剂注射到邻近所有瘘管和内部开口的组织中,随访24周,间充质干细胞组与安慰剂组相比具有更高的瘘闭合率,所有外部开口闭合的时间明显缩短。不仅如此,SOONTARARAK等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诱导多能干细胞衍生的间充质干细胞也在炎症性肠病小鼠模型中展现出有效性,刺激肠道上皮细胞增殖和肠道干细胞数量增加,并增加了肠道血管的生成,可以显著改善小鼠的临床症状和肠道内的炎症反应。
出自《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及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作用与问题》 作者黄文文; 李硕; 侯宗柳; 王文举。
上一篇: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炎症性肠病
下一篇: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炎症肠病的作用